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读名著的方法有哪些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20 19:14:06

[红顺视点]:经验贴:听专家报告、读教育名著、写专业文章“笨而有效″的方法

今年已经六十,从教四十余年正在办退休手续。回顾自己从教生涯,感受最深的有二点:一是"双生长″一一专业成长、精神成长。专业成长能让咱教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站上更高讲台,而一个教师的胸襟、格局、境界决定自己能走多高、多远。专业技能提升能使咱教师超前一步,思想引领却能使咱教师跨越一个层级。二是"双成长"一一教学技能成长、教科研素养成长。刚参加工作几年,通过师徒结对、观议课、集体教研、公开课,自己的教学技能会有大幅度提升,也会获得一些教学方面荣誉,这是咱教师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成长。第二次成长指的是咱教师通过读书、撰写论文、搞课题研究、出专著等,把自己实践提炼、概括出来,即在教科研方面的成长。本人是民师出身,原始学历为高中,秉着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笨鸟不停飞理念,也写了上百篇文章,出了五六本书,承担课题也获过奖,多篇文章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外出讲学上百场。反思这些成绩取得,觉得得益于我的“听专家报告、读教育名著、写专业文章"笨而有效土方法,为了提携年青教师,故愿与青年教师分享我的"三经″。

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读名著的方法有哪些(1)

1、听专家报告经

自己看书、现场听报告、与专家私下交谈对专家学术观点的理解依次递增。要珍惜每次听专家报告机会,要学思想,想人家的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运用前提条件是什么,不要去照搬,套用专家一招一式。要用思想去学,即带着自己思考去学习,专家的观点、方法也不能肓目全信,要思考成立的条件和观点、方法的局限性,要思考哪些观点、方法现在自己能用,哪些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暂时不能用,要思考哪些观点你赞成,哪些观点你不认同或局部认同,要思考从专家观点中你生成了哪些新观点。要学出自己的思想来。要把别人好的方法、思路和自己好的方法、思路整合起来创造一种更好的方法,即学习别人是为自己做的更好。

我听专家报告时,我将自己听会记录竖着分为三栏,一栏记捕捉到的专家的观点,一栏记专家阐述这个观点所举例子,一栏记现场产生的灵感、思维火花。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只记关键词,跟不上节奏的随时拍照片。

回家后我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第一时间把自己学习笔记整理出来,整理时不要乎视所拍图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生长出的新案例、新观点。第二件事尽可能与同频的朋友或同事面对面分享自己感悟、收获,或写出文章在微信圈内分享。第三件事强化习、强化落地清单、强化改变。许多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当时记的笔记挺多,回到岗位一忙,学习笔记就束之高阁,现场学习的冲动、感悟、想法也烟消云散。我的做法是,隔段时间我会对外出记的笔记二次消化学习、反刍、吸收。要制定落地清单,学后习,习后行。听懂(知道)的是符号,沒有任何价值,行动才有价值,坚持才能改变。学习、思考、行动、改变是我听报告能转化为真实效益的做法。

核心做法可提炼为:三栏速记笔记 创造性整理笔记 多种途径分享收获 二次习 行动清单。即学习→思考→行动→改变。

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读名著的方法有哪些(2)

2、读书经

1)常用的方法:

重要书我一般读三遍,第一遍快速阅读,不懂跳过去;第二遍重点阅读,同时圈画、批注;第三遍只阅读圈画重点,并做摘录。摘录内容有灵感随手写感悟、读书札记。

特别难懂的书,我一般采用先读序言、诸论、后记、目录;再读网上本书书评、摘录、应用文章,最后才正式阅读。

普通的书,我主要采取双跳读方法,一是读书多了,一看作者引用理论、思想、观点就明白的,就跳过去:二是自认为无用章节,大致一浏览就跳过去。即采取二八读书原则,一本书最有用、最有价值的是20%内容。

④经典书目可以多次重读、品味。因阅历、经验积累,每次重读都会有意外惊喜,都有新的感悟、收获。

⑤一学期只少要啃一本难懂的理论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心智模式、提升自己阅读品质和理论素养。

2)我的四种另类读书法:

①读后送人法。从前我是一个喜欢买书、藏书书痴教师。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以下问题:一是一见自己喜欢的书立马就买,买回来后多数束之高阁;二是认为是自已的书,使用时可随时查阅,因而造成阅读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更不要说做摘抄笔汇或记读书札记了,阅读效果打大折扣。后来我的做法是买的书二月内必须送给亲朋好友。一是我自已花钱买的书不读,二月后白白送人觉得心疼,因此凡我买的书必读。二是因书要送人,同时写文章时书中观点论据还要参考,必迫我一本书我这样读书:一遍仔细读,二遍勾划重点,三遍重点读并做摘抄。这样读书质量提高了,同时我摘抄了几十本的读书笔记,查阅时非常方便。正由于此我每年才能在省内外杂志发多篇论文。

②同一本书多次购买法。我买的书送人后,出差有闲暇在高铁、飞机场书店、城市教师专业用书浏览时,或在网上查阅读书目录时,对回忆不起来或者翻阅认为理解消化不到位图书,釆取二次购买甚至三次购买,最典型的是有的自认为重要性的同一本书,一年内购过四次,购本书花钱让自己心疼,试想,用这种方法你还不会不看吗?你会没有收获吗?

③借助与朋友分享内化法。出差在途中或闲暇聊天时,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把最近看的图书的观点及自己想法说给朋友听,不同场合不同朋友我能说多遍。自己阅读是输入,与朋友分享的过程就是输出,借出多次输出就把书上观点内化到了自己知识体系之中。

④碎片化主题阅读法。每一季度我会定二至三个主题,在微信、公众号、各类平台网站上进行碎片化阅读,读后把重要文章收录到文件夹里,隔一段时间二次再看,认为消化吸收了就删除,这样表面看似与别人一样随意的碎片化阅读,实际上我进行的是碎片化的专题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积淀,我对某个问题认识定能达到一定高度,这就是我发现的定向碎片化主题串联阅读妙处。

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读名著的方法有哪些(3)

3、写作经

我的写作经可以概括为串联法写作。

写作方面我每天坚持做二件事,一件事是在手机、电脑上分类记电子读书笔记。每天把自己从公众号、微信朋友圈、书刊中读到的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借助文字扫描软件变成文字分类贮存在自已的便鉴、有道云笔记里。

另一件事是我喜欢每天把自己所感所悟用“红顺视点"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在头条、简书、微信群分享。待有时间把这些零散小片段按主题串联起来,稍一加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文章,我的多数文章都是有这种原材料、半成品经过润色加工而成的。

同样道理,过一二年把自己已发的同类主题较多文章进行分类整理,再添加一些内容,一本书就出版啦。

总之,我的串联法写作经就是:记电子读书笔记 每天实践所思、所悟→发"红顺视点"成文章片段→片段组合成文章→相同主题文章串起来成书。

另外,我还得益于二个微习惯:一个是我愿意通过不同的渠道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感,为较好回答他们问题,逼迫我深度学习思考;我愿意泡在课堂里去观课、议课,去帮助教师去创课,我的许多创意、点子就是在这真实实践场中创生出来的。

另一个是坚持十余年几乎每天在朋友圈发原创的教育微信。这样做的好处有许多:①提升境界、格局。将自己网络中看到、书中读到及自己教学、管理中悟到的理念、观点不当成私有财产,传播出去让更多同行受益,让知识在传播中增值。②是一种学习动力。每天思考我能为微信群内好友分享什么?我的分享怎样更有价值?倒逼自己变阅读、写作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促进自己学识及专业累积式成长。犹如输出倒逼输入、内化学习。③是一种二次转化学习。看过内容记录下来,做过事情说出来,与写下来分享出去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做出来一一说出来一一写出来、分享出去,是二次转化学习,是学习质量、效果又一次提升。④是一种及时激励反馈。自己分享内容被同行转发、点赞、运用,类似时时得到激励性评价,自己就会有一点小成就感,这样分享一一激励点赞一一成就感一一继续分享就形成了良性互动。⑤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研究。过一段时间把自己分享的同一主题片段,进行打磨串联,就是一篇篇很好文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头,在这里并有炫耀成份,若我的听报告经、读书经、写作经这“三经″,对同行尤其是青年教师稍有点借鉴、启迪、帮助,我撰写此文目的也就达到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