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妃重生嫁给康熙的小说,重生康熙后宫妃子升职记的小说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25 22:12:29

年世兰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的角色,电视剧中的她是一个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心黑手狠的女人。她的历史原型是雍正一生的挚爱宠妃敦肃皇贵妃年氏,历史上的年妃是雍正时期名将年羹尧的妹妹,她与电视中的年世兰可大不相同,历史上的她深受雍正喜爱,是雍正一生的挚爱,雍正的清泰陵内只陪葬有两个女人,一个是雍正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另一个就是年妃。她在死后能获得陪葬雍正帝陵的特殊待遇,可见雍正对她的喜爱。

但年羹尧和年妃兄妹二人都是地道的汉人,看到这经常会有很多人有疑问,清朝不是禁止满汉通婚吗,为何年妃还能嫁给雍正呢?而且年妃还那么受宠爱?

清朝年妃重生嫁给康熙的小说,重生康熙后宫妃子升职记的小说(1)

清朝的八旗制度

其实很多人认为的满汉不能通婚多是来自于影视剧的误导,这条规矩是源自于清朝历史上的八旗制度中旗民不得通婚和不得交产的制度,注意清朝的八旗制度中规定的是旗民不得通婚,这和满汉不能通婚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清朝独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的八旗制度,这个八旗制度正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创立的。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时,努尔哈赤设立了八旗制度,最初时努尔哈赤只设立了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四旗,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四旗也就扩展成了八旗,这也形成了基本的八旗体系。

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满人的势力更加强盛,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与明朝对峙,还要征服朝鲜半岛和蒙古各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不少的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归附清朝。

于是皇太极在原有的八旗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皇太极把八旗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人数较少的朝鲜族人混编入八旗汉军中,也就是民间说的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这样一来八旗每一旗又细分为满、蒙、汉三族各旗。

清朝年妃重生嫁给康熙的小说,重生康熙后宫妃子升职记的小说(2)

在八旗制度中规定八旗的旗人战时为兵,和平时为民,当然,八旗子弟也不完全算是普通的民众,在清朝入关之后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八旗子弟算是特权阶层。不过在清朝初期八旗制度执行比较严格,而且还有些类似于奴隶制度,旗人的婚姻、财产、社会纠纷等事务都必须由旗主管理。

清朝的旗主权力很大,一直到康熙时期之后才逐渐被打压下去,康熙、雍正两代帝王都强化了中央集权,弱化了旗主的权力和影响力。

由于八旗制度的独特性,也使得清朝社会上出现了两大类不同的身份,那就是有旗籍身份的旗人和没有旗籍身份的普通民众,旗民的区分就是由此。

但是在清朝时期,受限于八旗制度的管制,旗人是不允许与普通民众之间有贸易往来的,这也就是后来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晚清时期旗人再落魄穷苦也不肯去做小买卖,除了旗人在清朝一直属于特权阶层,养成了好吃懒惰的祖传习惯之外,就是受这个旗人不能与普通民众之间产生贸易往来的限制。其实在名义上旗人的所有财产都是隶属于旗主,所以他们是不能私下与普通民众进行贸易往来,这条规矩也就是旗民不得交产。

清朝年妃重生嫁给康熙的小说,重生康熙后宫妃子升职记的小说(3)

旗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与普通民众是分开的,旗民不得交产就是基于这个规矩,旗人平日也基本接触不到普通民众,旗人想做买卖交易也只能在内部与旗人互相交易。

清朝时期旗人是有专门的律法约束,当然,清朝大法还是以《大清律》为基本法则,只是旗人是基于《大清律》的基础上另有约束。而且清朝的地方官府是无权审理旗人案件的,审理旗人必须由专门的旗属司法机构审理,所以就从旗民不得交产就能看出来在清朝旗人与普通民众在经济和律法上是有区别的。

正是由于旗人与普通民众在律法上有区别,所以也就注定了旗人与民众是不可能通婚的,先不说律法问题,就说居住地方旗人都严格与民众分开,平时这两种身份的人也很难互相接触,自然通婚率也低了。

旗民不得通婚的这条八旗制度在清初时期一直严格执行,在顺治入关后,顺治五年(1648 年)时,摄政王多尔衮曾以顺治的名义废除了这条规矩,多尔衮的本意是想笼络汉民,官员和民众不论满汉都是爱新觉罗氏的子民。

清朝年妃重生嫁给康熙的小说,重生康熙后宫妃子升职记的小说(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