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26 01:50:12

导语:腹腔器官或组织经大孔或大孔脱出称为坐骨疝。坐骨神经疝在临床上很少见,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妇女,特别是分娩后的女性容易患病。男性中也有发生,但很少见。患有此病,主要的检查方法有多种,例如B超,X线检查等都可以检测出此病。

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1)

一、坐骨疝,发病的主要是中年妇女,常见的症状有腹部不适等

1、发病原因

如果坐骨大孔或大孔周围的肌肉由于瘫痪或损伤而形成弱区,则在腹压升高时,该区域内下腹部和盆腔的器官可以疝出。盆腔是一个结实的骨环,由骶骨后面,尾骨和两块髋骨相连。坐骨大孔包围着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和骨盆中的坐骨大孔,坐骨小孔包围着坐骨大孔。坐骨神经大孔的上、前侧以髋骨为主,骶结节韧带为辅。

从这个孔我们可以看到梨状肌,上面是臀部的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坐骨神经,臀部的神经和血管。坐骨孔前有坐骨结节,与坐骨棘、与骶结节相连。神经血管及闭孔内肌腱均可通过此孔。如果坐骨大孔或大孔周围的肌肉由于瘫痪或损伤而形成弱区,则在腹压升高时,该区域内下腹部和盆腔的器官可以疝出。

2、发病机制

坐骨疝按其内容物脱垂途径可分为三类:上梨状肌经坐骨大孔,下梨状肌经坐骨孔。腹股沟疝内口位于阔韧带后的卵巢窝内。疝内容物可为下腹部和骨盆的任何器官,但在小肠最为常见。疝内物进入疝囊中后,从盆腔排出,位于梨状肌以上或以下,或位于坐骨神经下面,沿阻力最小的坐骨神经下降至股骨头,位于臀大肌下缘或大腿后侧。

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2)

3、常见的症状

坐骨大孔部位有压痛,臀部有肿块(臀下皮褶),腹部有轻微不适。坐骨大,小孔区有压痛,有时伴有臀部痛,臀部痛或坐骨神经痛。髋沟(即髋下皮褶)内有肿块,其大小随体位而异。盆腔高度卧位时,肿块可消失,腹压升高时,有局部撞击感或肿块。一般情况下腹部稍有不适,当内容物立即被埋时,可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3)

二、坐骨疝,主要的检查方法有白细胞计数,以及B超等

1、白细胞计数

临床并发症发生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

2、X线检查

腹平片,小肠低垂,有杯状影。

3、B超

超声波能发现肠反射的异常。

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4)

4、诊断方法

有多次分娩历史的中年妇女;臀部有可重复的肿块,其大小随体位而改变。坐骨神经大孔区有压痛或骨性疼痛。坐骨大孔或坐骨孔区有压痛,有些患者可触及臀沟,腹压升高,局部肿块增大,咳嗽,局部撞击,无嵌顿立即可接受。辅助性检查符合坐骨神经疝的症状。

5、并发症

内容物会出现肠绞窄、肠梗阻等。

三、坐骨疝,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以及锻炼

1、手术治疗

经腹入路的病人采用仰卧下腹,下中线切口或旁切口。以盐水垫头侧推盆底,寻找疝囊。疝的内部开口通常位于阔韧带的后部,对于男性来说就是这样。修补疝内容物,翻转疝囊,然后缝合疝囊颈部,取出疝囊,或将额外的疝囊插入坐骨孔。

如果是绞窄性疝气,可用手指轻轻扩张疝环,或者用刀子小心地切断疝环,避开神经和血管,然后拉回肠管。根据需要由助手给臀部施加压力。术后复查小肠活力,给予适当治疗及引流。其优点是显露好,不会损伤髋关节血管和神经,可以切除疝囊,修补疝孔,对于肠绞窄患者更容易治疗。

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5)

2、护理方法

(1)疝腹腔镜修补术

疝修补术通常通过内窥镜进行。大切口(约6-8厘米长)需住院7-10天。常见病抗感染、术后疼痛等不适较常见,复发率在20%左右。疝气完全康复需要大约3个月,而大疝则需要6-12个月。

(2)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

切口适中(约4-6厘米),需住院3-7天。传统的抗感染方法,复发率在1%左右。一般疝的完全恢复时间约为1个月,特大型疝约为3-6个月。

(3)疝腹腔镜修补术

全部位于腹膜内,不与腹腔脏器接触,不产生腹腔粘连;因3个小切口(约1 cm长)的最薄弱部位,人工补片需住院4-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需全身麻醉,可能发生穿刺置镜、气腹损伤等并发症。约10%的患者复发;正常疝的完全恢复时间约为1个月。巨大的疝气可能持续3至6个月。

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坐骨小孔示意图(6)

3、患者的饮食如何调理?

注重饮食,日常生活中需要之一康复训练。注重身体锻炼,饮食规律,日常生活习惯格外重视,不要抽烟喝酒,增强体质,避免感冒,减少感染的机会。饮用大量的水,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例如食用香蕉,蔬菜,无花果果,谷物。将燕麦片切碎,放入温水中浸泡2分钟为好,每日饮用1-4克为好,以减轻皮肤瘙痒,燕麦片用细棉布包好,挂在淋浴头部下面,用燕麦片洗过的水清洗。

不要经常喝一些不健康的饮品,例如咖啡,以及茶水,可乐等饮品。坐骨疝病人应避免吸烟。人到中年之后,尤其是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该疾病主要是当坐骨孔或针孔周围的肌肉由于瘫痪或损伤而出现软弱无力的部位时,当腹压升高时,下腹部和盆腔的器官就会随之疝出。一般的症状包括针孔部位的触痛,肿块和轻微的腹部不适。

结语:此病的患者多是女性,尤其是生育之后的女性,容易患有此病,建议在平时注意自己的饮食,以及注意锻炼身体,当臀部等出现感觉有肿块的时候,那么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此病男性也可能会患有,虽然几率较低,但是也不能够疏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