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4 13:57:38

本文乃楷哥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明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虽然有个别最高统治者决心恢复汉唐旧风,想要继承和弘扬封建盛世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实际上,明代中期以后,封建经济的土壤上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1)

到了清代,最高统治者虽着力强化封建统治,但最终也阻挡不住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步伐。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同的特点。明清最高统治者虽然采用多种手段恢复、维护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正统地位,却仍然无法阻止新人文精神的新思想的产生和流行。明清散文流派形成,演变的特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现出来的。当然,其特点的成因,还与散文这种文体在诸种文体中,实用性最强,表现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最为直接,反映人文精神最为充分有关。从动因看,有四点:

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2)

一是明清散文流派的形成、演变,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既能为培育散文流派提供温床,又能构成迫使流派演变的外部压力。究竟如何,关键是看某一流派的文风,是否适应某一社会政治环境的需要。否定社会政治对文学流派的制约作用,并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像明代洪、永以后,为文以平正典雅为宗,台阁派得以出现;成化以后,安享太平,台阁末流之弊流行;而秦汉派出现在政治斗争十分尖锐的弘、正时期,桐城派定形于“雍乾盛世”,都表明散文流派的形成、演变,离不开特有的社会政治环境。

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3)

二是一定的思想理论对散文流派的形成有引发作用,对其演变有催化作用。明清散文流派大都依附于一定的学理。尤其是具有新人文精神的学理,会给新的散文流派提供带有时代特色的艺术精神,而对旧散文流派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大体明代的台阁派、清代的桐城派,都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理论基础,唐宋派、公安派可以说是直接受阳明心学影响而出现的散文流派。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学理作为思想支撑点的散文流派,能在散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4)

三是前一流派末流之弊的蔓延,会成为后一散文流派崛起的直接动因。一般来说,新散文流派在早期是富有生命力的,能够转移一世风气,对散文健康发展多有贡献。但到了后期,晚进者递相跟进,以至摹拟、剽窃,遂成末流之弊,使得散文园地一片黄茅白苇。“势有穷而必变”,于是以前一流派末流之弊为扫荡对象的新散文流派,便趁势而起。明清散文流派迭出,往往后来居上,原因之一,即在于后来者能除前者之弊。于是,我们看到明清散文发展中的一个有趣现象,就像郭绍虞先生说的,流派递嬗而下,“凡开创一种风气或矫正一种风气者,一方面为功首方面又为罪魁,这本是没法避免的事。因为这种偏胜的主张方面固然可以去旧疾,一方面也容易致新疾。何况在时风众势之下,途经既成,无论何种主张都不能无流弊”。郭先生言此,意在说明流派有末流之弊,“其罪不在开山的人,而在附和的人。后人惩其流弊,而集矢于开创风气的人,似未得事理之平”

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5)

其实,他的话还说出了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一个带规律性的特点,即无论何种流派,在某一时段如何生机勃勃,总会因自身衰败而有被新流派取代的一天。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那是讲文风问题。其实明清散文流派迭兴,也符合人类新老更替的规律。正是在不断更替中,明清散文流派走完了它演变的历程。

明代中期取得巨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明代中叶三个散文派别(6)

四是最高统治者的文风取向,对明清散文流派形成、演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只要回顾一下台阁派与明太祖、明太宗、明仁宗相关诏谕的关系,回顾一下桐城派和康、雍、乾三代帝王相关诰谕的关系,就会明白此外,明清散文流派始终是在时文(八股文)这一强势文体存在的文化环境中谋求发展的,多数散文流派与诗歌流派同体,有的流派(如秦汉派)的领袖人物,实际上是长于诗而短于文。我认为,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也是我们考察其形成演变特点时应该注意到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