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7 07:12:4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1)

文|苗志恒

编辑|t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是四万万张嘴在嗷嗷待哺,国家也需要对相当数量的文盲进行扫盲活动。

雅俗共赏的名篇巨著是中央精心挑选出来的扫盲工具,而且正好有建国前便广为流传的“六大名著”作为样板。但官方最终选择了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四大名著”。

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2)

(扫盲运动)

那么被排除的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和四大名著差距在哪吗?其实这两部书也是拥趸者众的鸿篇巨著,一个是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一个是志怪奇书的绝顶,这两部书主要还是与当时欣欣向荣的社会风气不相符合,并不是文学成就上有什么差距。

国家为何要通过名著来扫盲?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书?聊斋志异又是一部怎样的书?

一、选拔名著扫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屈辱史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即便经济建设仍处在百废待兴之中,*仍然决定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后来这个项目演变成了全国性的扫盲活动和大规模的名著印发活动。

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3)

(开国大典)

在中央指示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从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中,选拔艺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作品。最终有六部著作入围“决赛圈”,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聊斋志异,这些书在开国前便常常被民间合称为“六大名著”。

其实在名著选拔的过程中,就有部分学者对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颇有意见。

因为儒林外史更像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缺乏整体性;而聊斋志异以著述鬼神精怪之事为主,不符合建国后反封建的社会风气,二者完全是凭借着超高的文学艺术性而被官方“收编”。

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