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逃跑计划的一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实际上,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也会看到一颗最亮的星,那就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的金星。
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第二颗行星,它是一个岩石行星,拥有太阳系中所有岩石类天体中最浓密的大气层,也是质量和大小最接近其轨道邻居地球的行星。作为地球轨道内部的行星(位于地球轨道内部),金星在地球的天空中总是靠近太阳,常被称为“晨星”或“晚星”,金星在中国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太白为白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金星。虽然水星也在地球内侧,但金星的亮度更加显眼,它是天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和太阳的天体,是名副其实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地球天空中,比任何其他行星或恒星都要亮。金星在人类文化和天文学中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天体。
金星拥有浓密的大气拥有特别浓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层,与其全球硫酸云层一起,产生了极端的温室效应。这导致了地表平均温度达到了737K(464°C;867°F),表面压力是地球海平面压力的92倍,使得大气成为一个超临界流体。但在海拔50公里(30英里)的云层高度,压力、温度和辐射条件非常类似于地球表面。金星的自转受到其强大的大气环流和阻力的影响而减缓,并逆转了其轨道方向(逆行)。这个自转与金星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224.7地球日(即一个金星太阳年)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金星太阳日长达117地球日,导致金星年只略短于两个金星日长。
金星是太阳系中的四颗类地行星之一,也就是说,它是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金星在大小和质量上与地球相似,常被描述为地球的“孪生姐妹”。由于其自转速度较慢,金星接近于球形。金星直径为12,103.6公里,仅比地球少638.4公里,质量为地球的81.5%。金星表面的条件与地球截然不同,因为其密集大气中96.5%是二氧化碳,剩余的3.5%大部分是氮气。 表面气压为9.3兆帕(93巴),平均表面温度为737K(464°C;867°F),高于两种主要成分的临界点,使得表面大气主要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和少量超临界氮气组成的超临界流体。
太阳系四颗类地岩石行星示意图,从左至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大气层和气候环境金星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其组成为96.5%的二氧化碳和3.5%的氮气,二者都以超临界流体的形式存在于该行星表面,并含有6.5%的水。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存在。金星的大气质量是地球大气的92倍,表面的气压约为地球的93倍,相当于地球海洋表面深约1公里)的深度处的压力。金星表面的密度为65千克/立方米,是地球海平面处(20°C)大气密度的50倍。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层造成了太阳系中最强烈的温室效应,导致金星表面温度至少达到735K(462°C)。 这使得金星表面比水星还要炽热,后者的最低表面温度为53K(−220°C),最高表面温度为700K(427°C),尽管金星离太阳的距离几乎是水星的两倍,因此只接收到水星太阳辐射的25%。由于其失控的温室效应,金星被科学家们如卡尔·萨根等视为与地球气候变化相关的警示和研究对象。
伽利略卫星在近红外波段拍摄的金星大气照片
研究表明,在数十亿年前,金星的大气可能更接近早期地球的大气,地表可能有大量液态水存在。经过6亿到数十亿年的时间后,太阳辐射逐渐升高以及可能的大规模火山重塑导致了原有水的蒸发和形成现在的大气层。一旦大气中达到了温室气体(包括水)的临界含量,就产生了失控的温室效应。尽管金星表面的条件不再适宜支持任何在此事件之前可能存在的类地球生命,但有关于金星上云层中存在生命的推测,因为在离地表50公里的高空处,大气条件最类似于太阳系中的地球, 温度介于303和353K(30到80°C)之间,气压和辐射与地球表面大致相同,但云层呈酸性,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020年9月对金星大气中磷化氢吸收线的猜测性检测表明,没有已知的无生物生成途径,这引发了关于大气中是否存在现存生命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