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社群的好,可为什么运营起来还是那么困难?针对互联网社群营销,我有几点思考:
一、社群不是微信群
很多人会认为,基于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之上,建很多的微信群,然后拉同属性的人,满了,再建新群,再拉人,……反正不管他是不是有同属性的,不管他是否意愿,先拉进来(拉新),再促活,再留存。
然后一开始红红火火吵吵闹闹聊几句,没过几天就冷清了,渐渐地成为了死群,有人说话,没人回应,群内人发东西,无非是广告链接、文章分享、再加个红包求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很难想象一群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聚在一起能干嘛?所以就只能广告了。而很多所谓的行业群,你以为加进去能学习、能认识到谁、能把这些人变成人脉,但是你会发现,半年甚至一年下来,其实真正让知识、人脉资源变现的,没有几次机会,甚至一次都没有。
二、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动机在哪里?
一个普通人,假设玩了微信1—2年,估计号里面也会充斥着各种群,什么公司群、小组群、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同学群、小分队群、旅游群、兴趣群、临时群、客户群……太多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分析一个人加群的动机在哪里:
1、感情联络:亲戚朋友同学间;
2、学习提升:寻找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3、宣传推广:宣传公司的产品、服务,又或者个人品牌;
4、社交/人脉资源:认识同兴趣、同行业的人;
5、工作需要:公司同事,项目小组,部门;
从以上5种动机来讲,不管我们如何建立并开始一个社群的运作,往往最后会变成一湖死水,在获得目的及不甚其扰的情况下,进而退群,但是作为亲戚、朋友、同学的群,即便我们不聊天,也会一直保存下去。
因为亲戚朋友同学群有其感情、记忆基础,这种基础会带给人一种归属感。使得里面的人在脑海里都根植了这类“社群”的概念,而且他们在没有微信QQ之前,一样是社群,他们有同学通讯录,只是微信QQ的群功能,让彼此的交流更为便捷。
所以,我认为一个最为理想的社群是具有归属感的。
三、如何去设置一个社群圈子?
1、明确目标:我们这群人要做什么?
90%的群并没有明确什么目标!比如“互联网资源对接群”、“北上广深同城相亲会”、“全国程序员交流群”……
很多运营建了这类群,就开始瞎聊了,他们认为,互联网这么方便,人跟人之间可以互相勾搭,加微信,发名片,设置备注名称,然后就自由对接了。
如果群里一个人站出来分享,往往就会被人关注并主动添加,因为大家从他身上看到了价值。
什么是明确目标?
比如一个品牌发起的一场夜跑活动,聚起了一群夜跑爱好者,定时间定场地完成一场夜跑,那么这个群体的目标很明确。
2、设置管理
目标是目标,蓝图是蓝图,愿景是愿景,还是得有实实在在去执行的人,所以设置一个社群,就必须配备管理。
但很多社群往往就设置一个群主,这个时候,创建人就会孤掌难鸣了,群内说话经常没人回应。为什么不设置多几个副的,还有物色几个活跃的?给予物质激励。(注意,一定要有激励,现在的人都很现实。)
3、设定规则/培养习惯
当确认一个目标之后,要思考如何开展?并且在开展的过程里,培养用户对社群的基础认知与习惯。
比如某地方商会,在经过几年的管理运营之后,商会成员会知道每月25号有什么活动;
因为这些社群除了设定硬性规则外,还没有很好的引导群员认知和培养习惯。如何去设置游戏规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①、定期话题讨论:
这个话题是什么?我这里没有答案,每个品牌和自媒体的调性都不一样,讨论的自然不一样。
我认为定期话题讨论应该具备一定的仪式感,比如今天我们预告明天晚上21:00—21:30分将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并选取积极发言的给激励,让群员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与动力。
②、嘉宾互动分享
你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邀请几位嘉宾回来针对某个领域的话题进行分享,比如一家花店的,可以偶尔做做花艺技巧的分享;一家饮品类餐饮品牌,做饮品类调制分享……当然这种分享要定时间、方式(语音 文字),互动答疑等,嘉宾的邀请策略还是看自身的资源,也鼓励从群内挖掘。
③、让群员获得参与感
“参与感”这个概念小米有提出来,方式就是聚焦起一群核心种子用户,为企业品牌产品的研发提供其使用反馈、意见,并在这个过程里,自然而然地成为品牌宣传的一个渠道。
④、线下互动沉淀
互联网是相对陌生和虚拟的,前文讲到,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块,真的很难聊些什么的。做社群就像谈恋爱,两个人如果线上认识,刚开始聊蛮有热情,如果不实际见面,很快就冷淡了。
在建立社群归属感的基础上,还需要培养社群员的视觉、听觉、触觉记忆,只有真正从网友成为朋友,才会有继续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
四、理解社群的生命周期:死即是生
这有点哲学,你会说我开始讲哲学了。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社群也不例外。一个社群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活跃互动期、衰亡期、沉寂期。
所以关于社群生命周期,我个人的看法是:
1、做社群,不必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财力,群的生命到了尾声,不刻意打扰就是最好的结局;
2、在整个社群营销的过程里,要设计出一份最好在活跃互动期完成的营销方案,比如某品牌的夜跑活动,短平快的社群活动,但商业广告的东西,你不能让大家在跑完回到家再来搞啊。
社群有时候死即是生,永远满足人对新鲜感的追求,也满足人内心的归属感,或许可以让社群走得更远,结局更美好!
一个自媒体人盖继东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更多干货分享
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