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人生的什么,读书是为了有自己的判断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5 05:13:55

我喜欢捧着书闻着书香的感觉。在翻看一页一页的书时,可以与书中的人物对话。读书可以让人静静心、醒醒脑、祛除浮躁心态,让生活更有一番滋味,何乐而不为呢?看杂志、书刊或报纸,可以给人补充、增添新的知识。一干人里,或许只有一位诤友,此友便重要;而一本书中,或许只有一句话记住了,这话便重要。 当今,“衣食足”应“知书趣”。大家在生活里,可见一派拼搏奋斗忙碌的景象。然而,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挣钱,还必须抽空读书。读书会让你活得更有趣味,更有质量,更加精彩。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古圣先贤说,读书可以医愚,可以益智,可以养生。读书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素质、修养的高低。所以,要倡导读书,推动国民多读书。 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咀嚼的。翻开书页,书里面有很多温馨的情节,每读完一篇,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新收获。我喜欢读历史,每每在历史中徜徉,总会感受到山河的呼吸、热血的涌动。当我走近被称为“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时,能感受到这位民族英雄《过零丁洋》时的悲壮:“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的最后一句,让后世的多少仁人志士在面对生死考验时念念不忘,甚至成为众多爱国人士的座右铭。 读赵树理的小说,合上书页,那通俗易懂的语言若湖面的涟漪在心头荡漾。平顺县川底群众说,《三里湾》这部小说的书名是由川底村前的“三道湾”而得名——村前有圪台湾、东湾和西湾,每个湾一华里长,作家赵树理据此写出了长篇小说《三里湾》。在《三里湾》里,有一段动员“糊涂涂”献出“刀把地”的动人故事,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开启了一扇窗户。 读书就是生活。人活着,不读书就会精神萎靡。一篇谈及领导干部读书的文章中说:“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何谓“俗吏”呢?照《辞海》上解释:“眼光短浅,不学无术的官吏。”看来,多读书还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干部的执政能力。 听人说过,读“大家小书”就像吃补药,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收益却大。我读“大家随笔”也有这样的感觉。如读冯友兰的《理想人生》、朱自清的《文明素养》、闻一多的《历史动向》、冯骥才的《底线》等。这些大家都是我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多年来不断读他们的精彩随笔,得到了许多温馨而又惬意的享受和乐趣,也增长了不少的见识。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有爱心,让人懂得文明行为的礼仪规范。书籍也是信息的载体、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所以,读书是人生的第一等好事。只有好读书、读好书,人生才能更加充实,人也会更加聪慧和睿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