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文章的语言特点,呼兰河传的文章结构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6 00:01:10

关于《呼兰河传》

《呼河兰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是一部追忆儿时故乡——呼兰小城的小说。作者以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关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封闭麻木的社会群像。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构建出小城与人之间一种平和松弛的关系。即便讽刺语言的运用中,也少有剑拔弩张的风格,而代之以平静,节制的艺术笔调,其中更多的是超然物外的佯做不知的客观陈述。众多修辞与俗语歌谣的大量运用,更是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虽然内容在战火连天的当时似乎不合适宜,但随着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淡化,这部作品近年来倍受关注。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用“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点沉重起来……”来概括《呼兰河传》的精深的语言艺术,这最恰当不过了。

呼兰河传文章的语言特点,呼兰河传的文章结构(1)


充满诗意的文体语言。读萧红的小说,最初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她充满诗意的文体的语言。

一.以朴素淡雅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从而营造出一种舒缓而和谐的氛围。

作品一开始便把我们引入一首“寒冷”的诗中, 对火烧云的描写,更是令人叫绝:

“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积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灰、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种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的。再过一秒种,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种,那匹马变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

在她的大笔下,大自然的宏伟气象,太空中肃穆深邃的神韵,晚霞倚丽浓艳的光线,云海变换诡谲的景色……都瞬息万变地呈现出来,使人心醉神迷;从而使小城的人们刹那间从现在的烦恼和忧愁中解脱出来,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

二. 萧红还擅长以热闹衬托悲凉。

她不仅将自然美景写的诗情画意,即便对大水坑的淹猪抬马,对扎彩铺,唱大戏,跳大神这些不无蒙昧的习俗,甚至别人的死都写的热闹非凡。鼎沸的人气,喧闹的声音,华丽的色彩,铺陈出壮盛热烈的场面。例如:跳大神原是为了治病,却被生活单调的人们当作热闹看,大神激昂的鼓声,艳红的裙子,以及满屋子的看客酝酿出节庆般的热烈气氛。 “跳了井的女人,从井里捞出来,也不赶快的埋,也不赶快的葬,好像国货展览会似的,热闹的车水马龙了。”虽然女人们担惊受怕,甚至有因此得病要命的,但每次还是看。“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什么,只是不能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从而从侧面写出洗澡场面的热闹非凡。小团圆媳妇被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这件事的痛苦不言而喻,但作者集中笔力于众人投入的兴奋,写他们从这场虐待的狂欢里得到的满足,他们愚昧的善良。

三.萧红还善于用平淡的轻描淡化来叙述死亡。

小说第九节中: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第二天早晨,正过着乌鸦的时候,就给冯歪嘴子的女人送殡了。”

后面关于这送殡的情况的具体描写,也只是寥寥数行,一带而过,从表面来看,这么平淡,丝毫不见铺叙和渲染,仿佛在感情上并未激起一点波澜。但实际上,这样的描述语言,却正是再恰当不过地表现了冯歪嘴子的妻子本不过是一个非常渺小卑微的女人,尽管她已永辞人世也不足挂齿,犹如死去一只普通的动物罢了。
还有第一章中,染缸房里,一个学徒把另一个按进染缸里淹死了,这死人的事“不声不响地”就成了古事,不但染缸仍放在原址,“甚至连那淹死人的大缸也许至今还在那儿使用着……”至于造纸房里边饿死了一个私生子,则“因为他是一个私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谈他了。”
在萧红看来,最可痛心的最足以惊心动魄的是“蒙昧”,是生命价值的低廉,是生命的浪费。而她却用异乎寻常的平静,冷酷的语调叙述着,从而体味到的正是那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生的悲凉。

四.作者用儿童的眼光,充满童趣的语言,来描写后园美好的风光。

轻快明丽,率意而言,稚拙浑朴,显得真诚坦率。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综上,作者用这样的叙述并没有削弱作品主题的表达,反倒揭示了呼兰河人对生活习俗和文化氛围的高度认同。在她笔下呼兰河世界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本体,人们以群体的方式存在,重复并加固着传统习惯的积淀,世代延续中看不到生命流动和发展,更没有充满生活力的改革和创造,而是呈现出一种死寂的生命状态。有道是不满才是推动发展的无限动力。但这里,除了有二伯偶然发两句牢*之外,人们只是满足于当时的生存场景,就连拾粪的小孩开口会唱:“我们呼兰河”,一潭死水般的生活便尽现眼前,而这“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却是用朴素淡雅的诗一般的语言得以表现。


多种修辞手法得用运

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反讽。

一.这是通过自白和对话实现的。作者吸取了民间笑话里佯做不知的幽默因素,让愚人明白,重在讽刺人物心理。
如第五章第三节中大娘婆婆说病一节:以“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为理由,以“哪家人团员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作为她打人合理性的证据,并在论证其打的不狠时说“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也没肿的怎么高,也就是十天半月就好了。”在她不以为然的叙述中,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戏剧性的恐怖。

接着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从抽帖的钱开始盘算这钱所能派的用场。写了她的发财狂想及由此引出的10吊钱养鸡等一系列的故事,从而塑造了一个善良、吝啬的缺乏人性而不自知的被迷信愚弄者。

这些麻木的愚妇愚夫们,作为传统文化的受害者,他们用套住自己的枷锁又去劈*别人,在自己流血的同时手上又粘着别人的血污,这种残忍的行为却是及其真诚的“善良态度进行”。这里的一切*戮却是平静的发生的,发生了就像没有发生。他们即是这样用生命谱写着“几乎无事的悲剧”。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揭示 “民族大多数人的最普遍的生活,是最一般的思想。”

二.叙述者的语调中也充满了反讽。

庄词谐用以及词语的错乱搭配强化了叙事者反语的效果。她把那些造谣生事的邻居称作“探访员”,围观跳井死了的女尸“像国货展览会”等等。叙述者的语调中。还有一本正经的调侃,如:第二章第四节中,关于女尼姑与和尚的关系的辩论如下:

“当地的县官是很讲仁义道德的。传说他第五个姨太太,就是从尼姑庵接来的。所以他是始终相信尼姑绝不会找和尚。自古就把尼姑列在和尚一起,其实是世人不查,人云亦云。好比县官的第五房姨太太,就是个尼姑。难道她也被和尚找过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在一本正经中,道出了县官的虚伪,自欺与缺乏仁义道德。

三.作品中还运用了夸张、类叠、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夸张:写小孩子的手黑:“虽然他们得手也黑的够厉害的,但总还认得出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得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写人变瘦是,写“头是秃的,一双耳朵上挂着钳子,瘦的像个干柳条。”这些夸示的运用将事物的某一特征放大到了极致,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夸饰和类叠修辞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诗化效果。

四.还有俗语歌谣的引入作品增强了作品的地方气息。


尾声

伟大的思想必须借助伟大的语言得以表现。萧红作为一个有着高度自觉主体意识的女性作家,她一生都在寻求着,并最终找到了最得以表现起情感心理和艺术风格的文体语言。

《呼兰河传》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谓用之来创作的语言的典范。这部作品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创作于战火连天之年,却挣扎于当时时鬓的题材,转而追忆故乡童年时各种人物和画面,更在于作者运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在追忆乡土社会历久不变的生活现象、人性表现中,发掘着人类灵魂中的“中国历民族命运的悲剧。《呼兰河传》实在已不止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呼兰河传·序》),它更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独特的小说经典。

我是小竹拆书,喜欢我,就请关注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