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的形成背景内容意义,谏逐客书的主要观点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9 20:11:10

予读百度《谏逐客书》之时考,窃以为过矣。

百度词条中关于李斯《谏逐客书》的创作背景为韩国派水工郑国凿渠溉田之后,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对于此《谏逐客书》的写作年代和逐客缘由,颇多歧说,致使逐客之争的性质和意义模糊不清,此文希望能够提出一些观点和辨析。

谏逐客书的形成背景内容意义,谏逐客书的主要观点(1)

是一次逐客,还是两次逐客?

《谏逐客书》首见于《史记》,而《史记》于秦王政即位后,实是记了两次“逐客” 和“谏逐客”。两“逐”年代不同,缘由各异;两“谏”则皆说是李斯。

一见于《李斯列传》。时间是李斯入秦之初,亦即秦王贏政即位之初,缘由是韩人郑国间秦。《传》云: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

接着载录了《谏逐客书》全文。唐初李善注《文选》,于此《书》篇首引录上述文字为题解,坐实了写作年代和逐客缘由。从此陈陈相因,后世注本大多延用此说。

谏逐客书的形成背景内容意义,谏逐客书的主要观点(2)

一见于《秦始皇本纪》。时间是秦王政十年,即谬毐叛乱伏诛、吕不韦牵连免相之后。《纪》云: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

此处未录李斯书说原文,亦未提及书说内容。《六国年表 》于十年“相国吕不韦免”之后,也仅仅记下“大索”二字。

两谏均言李斯,而《书 》仅一则。究竟是两逐两谏,还是一逐一谏,还是两逐一谏呢?《史记》未交待清楚。张正节作《史记正义》,觉察到这一疑问,为了折中其事,便把逐客缘由归于郑国间秦事,而时间则“在始皇十年”,即毐事变之后,移前就后,将两件事强扯在一起。现代不少注本和著述(如中华书局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新编《辞海》李斯条等),俱勉强采用此说。总之,向来都认为是一逐一谏。

我认为,司马迁记下两次逐客,是正确的;而说李斯两谏,则显属误记。两次逐客,一因郑国,一因谬毐,时间相距近十年,不容含糊。

谏逐客书的形成背景内容意义,谏逐客书的主要观点(3)

《史记》所载之第二次逐客,即由于谬毐叛乱、吕不韦免相而引起的逐客之议,事见于《秦始皇本记》《吕不韦列传》《六国年表》年代确凿,明白地写着秦王政十年。第一次逐客,始作郑国渠的年代也是明确的,《六国年代》系于秦王政元年; 但“已而觉”于何时,则有不同理解,有定于元年,有定于初年,有定于十年。歧说由此而产生。

考定这一阴谋暴露的时间,是解决“两逐 "或“一 逐”疑案的关键。

查郑国间秦事,分别见于《史记》之《李斯列 》《河渠书》,《汉书》之《沟洫志》《地理 志》所记略同。《地理志》云:“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泾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 点明事在始皇之“初”,与《六国年表》吻合。《李斯列传》虽未明言时间,但列于李斯初说秦王之后。按李斯于庄襄王三年入秦,会庄襄卒,求为丞相吕不韦舍人,任以为郎,因得以面说秦王,陈“急救之策,秦王听其计,拜斯为客卿,接着就是“会韩人郑国来间秦"。就文意察 之,亦当为秦王政初年之事。最有力的证据是“郑国问秦”事件平息之后,“二十余年,竟并 天下,尊主为皇帝。”查秦王赢政于十七年灭韩,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赵、燕,二十六年灭齐,完成“竟并天下之大业,尊为“始皇帝”。由二十六年上推“二十余年”,恰值赢政即位之初,与《传》《表》所记均合。而谬毐、吕不韦事变,下距秦统一仅有十六年。两大事件,一在初年,在十年,不可模棱其说。

谏逐客书的形成背景内容意义,谏逐客书的主要观点(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