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屡考屡败的仕途之路
刀郎《山歌廖哉》评释(十三)
接上期。
蒲松龄一生都过着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的生活,到了晚年好了一些。
蒲氏家族自明朝初年开始就是书香门第,科举一直是世代子弟的职业途径。
18岁的蒲松龄和刘氏结婚。婚后决定努力考取功名。次年,他第一次参加童生试,取得了县、府、道三试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秀才。
蒲松龄一生做过两件大事:第一件事一生都想进入体制内,凭聪明才智,大展宏图。第二件事从事文学创作。
一、蒲松龄童子试,三试第一:
1,童子试的试题为《蚤起》、《一勺之多》。蒲松龄,以生动的小说笔法,在考卷上作了一篇描写人情世态的精美小品文,有情节虚构、人物独白,还有人物心理描写。
其《蚤起》开头这样写道:“ 尝观富贵之中皆劳人也。君子逐逐于朝, 小人逐逐于野, 为富贵也。至于身不富贵, 则又汲汲焉伺候于富责之门, 而犹恐其相见之晚。若乃优游晏起而漠无所事者, 非放达之高人, 则深闺之女子耳。”
2,山东学政施闰章对蒲松龄的文章大为欣赏,写下这样一段批语:“首艺空中闻异香, 下笔如有神, 将一时富贵丑态, 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 观书如月, 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
于是蒲松龄连取三个第一, 放榜结果:被取为头名秀才。
这样的写法,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蒲松龄遇到的主考官,是当时赫赫有名、爱才如命的大文学家施闰章。
二、一生都想进入体制内:
1,一日遇知己, 终生念旧恩。施闰章的知遇之恩为蒲松龄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持,在科举之路上踌躇满志,义无反顾,“ 日夜攻苦,冀博一第”。
清朝的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是必考内容。蒲松龄后续科举考试中,厌倦八股文,考试中八股文没写好,甚至有讥讽时政的话,与真正八股文相去很远,达不到朝廷的要求。
2,一生中七次科举考试:
两年后,21岁的蒲松龄信心满满的去参加乡试,结果落榜,心情相当郁闷,回家继续学习。
隔二年,蒲松龄再次参加乡试,落榜,灰头土脸出考场。
蒲松龄第二次落榜之后,住进好友家复读,准备来年再战。这期间一个好友写过两首诗,劝诫蒲松龄不要把精力分散在神怪故事上,专心科考。
蒲松龄24岁,有了孩子,需要做事养家糊口。经人推荐,蒲松龄到王姓人家做了家庭教师。
三年后,28岁的蒲松龄离开王家当了私塾先生。30岁时,蒲松龄同学孙蕙,上任江苏宝应知县,蒲松龄作为幕僚跟随,去了江苏宝应、高邮。
第二年蒲松龄回到山东准备第二年的乡试,很遗憾,还是没考中。
家里有了三个儿子,需要赚钱,到王观正的家里设帐教学,边教书边应考。
35岁的蒲松龄再战乡试考场,继续落榜,回家时四儿子出生。为了一家人生计,接写识文断字的小营生,勉强度日。在学习之余,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蒲松龄48岁时,决定背水一战。但在考试过程中,不小心文章字数,超过了规定字数,让他后悔不已。
蒲松龄在家再次攻读经文,等到科举考试时,第一场很顺利,第二场时,在考场突然病倒,失去了一次科举考试的机会。
同乡高珩对蒲松龄才华很欣赏,同情他进不了体制内尴尬处境,推荐他去毕际有家,做家庭教师。
毕家曾经有四代人担任过朝廷一品大官,是当地有名的富贵人家。
毕际有家,有丰厚的藏书、优雅的环境,清净的生活,蒲松龄在毕家坐馆授徒,坐了三十年。
后来子女相继成家立业,步上小康之道,依然在毕家留守。蒲松龄教书之余,在毕家的学馆搞文学创作,创作的文学完稿,起名叫《聊斋志异》。
蒲松龄62岁,再次参加乡试,还是没有考中。前前后后经历了7次科举考试,都没有成功。
3,获得岁贡生:
72岁高龄蒲松龄,顶着寒风,踏进青州试院,第八次考试,参加贡生的选拔。最终得了岁贡生的头衔。
这次贡生选拔顺利,得益于山东学政黄崑圃。
黄崑圃,康熙三十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官至刑部侍郎、浙江巡抚等职,后任山东学政。
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明,对上不负朝廷重托,拔擢人材,一丝不苟;对下又不失士子之心,公平稳正,一视同仁。他赏识蒲松龄才识,为蒲松龄完成了仕途上一点心愿。
待续。
202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