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一生的主要职业,蒲松龄经历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9 23:11:10

《学究自嘲》是用十二月小调这种俚曲的形式唱三家村“冬烘先生”景况,“单道为师之苦”的,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下层知识分子——农村塾师的贫困生活。蒲松龄一生的主要职业就是坐馆的乡村塾师,《学究自嘲》其实是作者自我揶揄的小品,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蒲松龄一生的主要职业,蒲松龄经历(1)

开首写“四民士农工商,独学究堪嗟”。这里的学究就是指贫穷的塾师,他们作为读书人,属于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下,故其处境“堪嗟”。众人眼里,他们不过是“凭三寸不烂之舌,但讲诗云子曰,举动一步三摇,满口之乎者也”的穷酸迂腐、可笑又可怜的“冬烘先生”,常常成为人们的嘲讽对象。

蒲松龄一生的主要职业,蒲松龄经历(2)

“人但知为师之乐,不知为师之苦;人但知为师之尊,不知为师之贱。”虽然儒家尊崇师道尊严,“训蒙受业之师,真师也,其恩深,其义重,在三之制与君父等”,其实,私塾先生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些落魄的书生,“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其处境与地位,在蒲松龄看来,“殊属可伤”,“亦属可笑”,接着以十二只小曲相叙,将那塾师那十二月的炎凉一一托出。

蒲松龄一生的主要职业,蒲松龄经历(3)

坐馆塾师都是从正月十五开始号书上学:“正月灯节过,新岁东家来接我。蚂蜡驴驼着个癞怠货。…号书上学,学生前来把头磕。个个东家尊敬我,为了礼就把首席坐。菜蔬甚多,鸡鱼蹄肚共馍馍,烧黄酒尽着吃的过。”“黑了天把席散,送出东家满屋看,不见茶具在那边。炕铺一块席,上盖一破毡,角枕锦衾不见面…”塾师是吃住都在东家的,铺盖由东家提供,从进门的待遇来看,东家并没有把老师当成“恩深义重、与君父等”的人物。

“二月里仲春来,先生馆内好闷哉!闲散心欲把朋友拜,心内暗徘徊,恐怕东主说不该。口问心,依定门儿外,大势难猜…”坐馆塾师的时间属于东家,没有自由,想要出门看朋友,还要费心思怕东家不同意。故自称为“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蒲松龄一生的主要职业,蒲松龄经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