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章节概括前40回,红楼梦每章概括第一到40回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3 10:20:01

恰如许多读者所认为的,在中国文学当中,再没有比《红楼梦》更受人瞩目的了。人们不仅读这本小说,甚至还钻研这本小说,所谓“红学”正是因此而生。

那为什么《红楼梦》能引发如此热潮呢?我已一种浅薄的观点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红楼梦》未完。

我们很多人都听过张爱玲那句平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红楼梦未完当然是一件极其惋惜的憾事,然而也正因为《红楼梦》未完,才引发了许多关于这本奇书的争论,许多红学家都为此费劲了心思,包括《红楼夺目红》作者周汝昌。

红楼梦章节概括前40回,红楼梦每章概括第一到40回(1)

《红楼夺目红》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多年来研究“红学”的精粹所得,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的见解在很大程度长也建构在他对《红楼梦》“后四十回”情节的推敲之中。

谈及《红楼梦》,版本问题不可不察。流行的红楼梦版本常被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是带有脂砚斋、畸笏叟批注的手抄本,简称脂批本(其中庚辰本是最受认可的一版),止于前八十回;其二是包含120回全本,最先由陈伟元和高鹗整理印刻,称为程高本。第一版成于1791年,即程甲本;1792年改版重印,称为程乙本;1927年,胡适用新式标点标注的程乙本出版,随即成为众推的《红楼梦》标准版。

我们常常认为,脂批本和程乙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后四十回,这倒也不假。但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在前八十回也存在不少细节差异,因此红学家们常常需要比照阅读。周汝昌先生就曾考证过不同版本在描写黛玉眉眼时的显著差异。《红楼夺目红》中也记述了这桩美谈。

在《红楼梦》第三回宝、黛二人初见时,曹雪芹特意借由宝玉的视角对黛玉展开了描写。然而这一至关重要的描写在不同的钞本中却存在七种不同的文本!

被誉为“最佳本”的庚辰本是这么写的:“两湾柳眉。一双杏眼”。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认为的,这个描写实在太俗气了,完全不似出于曹雪芹之手。

而另一个甲戌本中则是这样写的,“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x非xxxx”有缺漏的文字待补。由此可见,曹公为了黛玉的眉眼大费心思。

而周汝昌先生为此也很费了一番功夫,1984年隆冬,周汝昌先生一行人远赴圣彼得堡目验一部久藏于此的古钞本,借由这一钞本才终于确定,曹公的原文应该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

这个细节不仅证明了曹雪芹斟词酌句的用心,同时也证明了红学家们的许多钻研考证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上面这个例子只是众多细节之一,周汝昌先生在书中还提及了其他细节的差异,如果没有红学家们的考证,我们恐怕很难看到当下的《红楼梦》。

当然,比起细节的差异,红学家们更关注的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包括周汝昌在内的大多数学者和读者都认为,当下盛行的120全本,是由高鹗补写的。这种说法来源于清张问陶《赠高兰墅鹗同年》诗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高兰墅即是高鹗。(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后四十回仍为曹公原著,程高二人只是进行了整理,作家白先勇和王蒙持这一观点)。

对于高鹗补写的后四十回,向来是贬胜于褒,周汝昌先生就认为高鹗补写的版本篡改了曹雪芹的本意,包藏祸心。正因如此,他才会花大力气探究《红楼梦》的原本结局。

但要提红楼梦的原本结局,就又涉及一个问题:《红楼梦》到底有没有写完?传闻中的“后四十回”到底存不存在?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胡适考证的观点,认为曹雪芹去世时,“其《石头记》尚未就”,也就是说曹雪芹“未就而没”,还没写完《红楼梦》就去世了。

一向得到红学家重视的脂砚斋也透露出了这一观点,脂砚斋批语说“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看上去,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似乎只有前八十回(78回),“后四十回”压根不存在。

但令人困惑的是,脂砚斋在其他批注中多次透露“后四十回”的具体情节,似乎“后四十回”又是确凿存在的。

因此周汝昌先生在另一本著作《红楼十二层》中提出“书已成”的观点,他认为脂砚“书未成”之语可能指的是未能最后全部整补定稿。

红楼梦章节概括前40回,红楼梦每章概括第一到40回(2)

周汝昌先生因此根据脂砚斋的批语推测后文的情节,他认为“后四十回”准确地说应该是后三十回,曹雪芹的《红楼梦》全本应该有108回,和《水浒传》的108将相符,同时也符合《红楼梦》最后“情榜”的总数。

周汝昌先生通过对后三十回情节的推测,得出了许多独特乃至于惊人的结论,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他提出,贾宝玉的真爱是史湘云,非钗黛可比。

周汝昌先生认为,后三十回重点写了宝玉与湘云离散后各历艰险,最终相遇得以“白首双星”的故事。

事实上,宝玉最终和湘云携手的说法早已有之,脂批中似乎也有所透露。但认为“宝玉真爱的是湘云”这种说法大概是周汝昌先生的独创。

为了佐证这一说法,周汝昌先生还提出,《红楼梦》开头提及的神瑛侍者是甄宝玉,而非贾宝玉。贾宝玉只是“偷了神瑛的形貌”的石头。

这一说法同样很独特乃至于让人难以接受。如果贾宝玉不是神瑛侍者,那他和绛珠仙子林黛玉的风流冤债就全成错付了。

事实上,在《红楼梦》开头,先出场的“石头”和后出场的“神瑛侍者”确实没有直接交集。但如果真如周所言,贾宝玉不是神瑛侍者,那他如何能在与黛玉初见之时说出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要知道石头并没有见过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周汝昌先生所认为的石头见过绛珠与神瑛并偷了神瑛形貌在《红楼梦》原文中并没有任何提及)

至于贾宝玉的真爱是史湘云,这个说法也很难通过原文得到证实,宝、黛二人的纠缠冤债在前八十回中就已经处处可见了。(或许周汝昌先生也难以反驳这一点,因此提出湘云是黛玉死后的“替身”,但这一观点既侮辱了黛玉、宝玉,也侮辱了湘云)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填了一支《寄生草》,其中有这样一句,“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毫无疑问这是宝玉在向黛玉自陈心迹。很多读者都说宝玉这个人物并不讨人喜欢,但从这一句里面我们就明白了,宝玉从来不奢求其他任何人的理解与喜欢,他在意的只有黛玉。而且他与黛玉是“无我原非你”的关系。

由此来看,宝玉真爱湘云的说法恐怕难以站住脚。

红楼梦章节概括前40回,红楼梦每章概括第一到40回(3)

事实上,也正因为红学研究中类似这样的个人观点太多,因此很多读者对红学研究是不喜欢的。文学史家郑振铎在其《文学大纲》中就说“红学之兴是《红楼梦》的大不幸,也就是读者的大不幸。”

周汝昌先生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在《红楼夺目红》的后记中说,“红学是个挨批的对象”。

然而恰如开头所说,正因为红学家们的探究考证,我们才得以看到更完美的《红楼梦》版本。

我们不需要全盘接受红学研究的观点,但全盘否定也并不公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