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白鹿原红高粱的小说,穿越到白鹿原的小说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5 20:02:00

穿越白鹿原红高粱的小说,穿越到白鹿原的小说(1)

文/张福献 图片/来自网络

我和书籍有缘。

那年夏天,荷塘中的荷叶遮天蔽日,星星点点的莲花点缀在碧绿的荷叶中间,岸上的垂柳垂下千万条丝绦,蝉儿们在柳丝间呱噪地叫嚣个不停。那是在暑假,我同几个伙伴去邻居家玩耍,在他家的书桌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西游记》。神使鬼差般,我捧着它,坐在门槛的石头上,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忘记了日落,忘记了黄昏。整个下午,我都把自己沉浸在《西游记》的书香之中,直到母亲叫我回家,我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它,跟着母亲回家里吃晚饭。

“你能看得懂?”一个伙伴见我如此痴迷,好奇地问我——我还依稀记得当年的情景。

“嗯。”我肯定地点了点头。

“吹了吧?”他却不相信,嘲笑起我来。

直到今天,我也很纳闷。连一个汉字都不认识的我,居然把《西游记》读得津津有味。要知道,那本《西游记》是原著,是吴承恩老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说出来,谁也不相信,幼时的我能读懂《西游记》,连我自己对此也是困惑不解的,但那却是真的。

我想,应当是因为书里面的繁体字中,象形字比较多,我虽对书中的情节故事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但却读懂了它的意境。这点,却要感谢给我们造字的老祖宗仓颉了。

第二天,再去邻居家玩耍时,我却找不到它了,如今想来,仍是一份深深的遗憾。

穿越白鹿原红高粱的小说,穿越到白鹿原的小说(2)

暑假后,我就上了小学。在外地求学的大哥知道我喜欢读书,就在那个遍地金黄的秋天里,给我捎来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一个留级生的故事》。这是我一生中拥有的第一本书,不知怎的,后来让邻家姐姐给弄丢了。她也喜欢读书,看完书后,便据为己有了。后来,读了柏杨先生的《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后,我对先生的描述深有同感,觉得柏杨先生乃是我的第N位知音,虽然我对他的作品《丑陋的中国人》深恶痛绝之。

我喜欢读书,可在当时的农村,我找不到书籍,于是,母亲领着我去邻家玩耍时,邻居们贴在墙上的壁画和旧报纸就成了我关注的对象。我贪婪地阅读着,连一处字头都不放过,我痴迷于纸上如小精灵般跳动的文字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傍晚时分,还未完成作业的我,就扔下手中的笔头,蹲在门槛上,静静地听单田芳先生讲评书——《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等。娘催了我好几遍——“写作业”,“吃晚饭”,我嘴上答应着,脚下却不肯挪动半步。我同情怜惜着杨家遇害的满门忠烈,愤恨着潘仁美和庞文的奸狡不忠;我为岳飞的遭遇义愤填膺,恨不得把秦桧扒皮抽筋;我感叹着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对水浒英雄的不幸结局和悲惨下场心痛不已。

现在想来,这些脍炙人口的评书和故事,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它们影响着我的一生,为我的性格和品质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终生受益,且受益匪浅。

穿越白鹿原红高粱的小说,穿越到白鹿原的小说(3)

我上初中时,大哥已经大学毕业了,他进了县委工作,不知他从哪里借了一套《东周列国志》,我想看,他却不肯,他怕影响我的学习。星期天,娘和哥哥们去地里干活,他们把我留在家中复习功课,我却呆在家里,如饥似渴地沉浸在东周的列国纷争里。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既增长了我的知识,也赋予了我智慧。也是在那些个周日里,我从大哥那里读到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还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我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却仍然是名列前茅。

高中时,我开始偷偷地购买起书藉来。那时,校园里流行着金庸先生和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临近寒假时,我从书店里买了几本梁先生的小说——一套《七剑下天山》,一套《白发魔女传》,准备大快朵颐,美餐一顿。结果,书被大哥没收了——他怕影响我的学习。

后来,我从同学那里借到了一本《红楼梦》,每到下午课外活动时,我都会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读上一阵子。一本《红楼梦》尚未读完,我却已经感觉到学习成绩在急剧下滑了,从此,我便不再占用学习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了。

穿越白鹿原红高粱的小说,穿越到白鹿原的小说(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