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情节梳理:宝玉得到贾母庇护,日日养病、玩乐——王熙凤弄权——与王夫人商量各房丫鬟配制和工资——王夫人给袭人加工资——王熙凤发誓报复赵姨娘等人
宝钗来到绛芸轩——替袭人给宝玉做针线——宝玉梦中喊话,笃定“木石姻缘”——林黛玉史湘云来给袭人道贺——王熙凤派人叫袭人——让袭人去给王夫人磕头谢恩——袭人告诉宝玉得到王夫人重用——宝玉喜——谈论“死”
宝玉去梨香院——请龄官唱戏被拒——见贾蔷与龄官相亲相爱——宝玉悟,痴——黛玉讽宝玉——史湘云回家,嘱咐宝玉常记着去接来
这一回是贾宝玉思想的集中展现和发展。
首先,开头第二段,作者亲自站出来介绍贾宝玉的思想。说贾宝玉“素日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之事。挨打之后,受到贾母庇护,不用去上学了,也不用出去见宾客了,“每日只甘心为诸丫鬟充役”。还感慨像薛宝钗这样“好好地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后面与袭人聊天时,贾宝玉还有对“文死谏”“武死战”的历代忠臣良将的大段贬斥。这些都集中反映了贾宝玉对功名的讨厌和与封建贵族思想的彻底对立,这就是贾宝玉的叛逆精神。我们要知道,贾宝玉的这些思想,可是在被毒打之后流露的啊!可见,他的叛逆思想不但没有因为毒打而改变,反而坚如磐石。贾政要是知道这些,得活活气死!
其次,在梨香院,戏子龄官对贾宝玉的冷淡,而对贾蔷的缠缠绵绵,让贾宝玉终于领悟了“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昨晚还给袭人说,自己死的时候,能得到众女孩的眼泪,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明白了,只要能得到一个人的眼泪就够了,从此开始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这与林黛玉《葬花吟》里的诗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意思相合。这是两个人又一个层面的心心相印。贾宝玉这一思想走向成熟,是有很长历程的。从目睹秦钟的恋爱,到关爱所有的女孩,再到偶尔被拒绝,这是贾宝玉思想的发展到成熟之路。
《红楼梦》看似叙事繁琐,实则惜墨如金。龄官和贾蔷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只有两次描写,且叙述简洁,手法高妙,作用突出。第一次在第三十回,只是简写一个女孩在蔷薇架下画“蔷”字,主要是突出贾宝玉“护花使者”的形象,至于女孩是谁,为什么画“蔷”,只字不提,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直到这一回,贾宝玉和读者都恍然大悟,原来女孩是龄官,她画“蔷”是因为心里装着贾蔷。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之所以安排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就是为贾宝玉的爱情观走向成熟提供契机和依据的。之后,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再也没有出现了,因为已经完成了使命。
提到惜墨如金,在这里还有表现。贾宝玉请龄官唱戏,龄官拒绝的理由是“嗓子哑了”,并且还说:“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这一句话,省去了多少故事:贾府这班戏子,不知道有多少次被贵妃元春唤进宫里唱戏了,而小说从没有写过。可见,《红楼梦》的容量实在是大得很。
这一回再次写王熙凤弄权。首先还是在人事安排上。金钏死了,需要补缺,有些人想请凤姐安排自己的女儿,就开始给王熙凤送礼,王熙凤一边收礼,一边拖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才去和王夫人商量。结果王夫人拒绝,不增加丫鬟了。那些人都被王熙凤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其次是发工资,她克扣几个姨娘的月例银子,被告到了王夫人那里,她不但不改,还发誓要变本加厉,惩罚几个姨娘。再次体现王熙凤的贪婪和毒辣。
王夫人和凤姐的一大段拉家常,除了看到王熙凤的贪婪外,作者让我们再一次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贾府的奢华。一个主子几个丫鬟,每个主子或丫鬟多少月例银子,详细描述得让你发腻,然后让你感觉《红楼梦》是那么的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反过来,真作假时假亦真。
王夫人也是一个圆形人物,她既有凶残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金钏死了,她不再增加丫鬟,而是把金钏的工资,加给了金钏的妹妹玉钏。还有,她要求每月从自己的月例银子中拿出二两,发给袭人。这每月二两,可是妾的规格啊!从此袭人完全成了王夫人的心腹。
高明的作者,安排贾宝玉以梦话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转世,是“木”;而贾宝玉是顽石转世,是“石”。宝玉说梦话的时候,偏偏薛宝钗在床前坐着,正好听到。这种设计太巧妙了,对薛宝钗不能说没有讽刺作用。我们的主人公贾宝玉借梦话宣示了和林黛玉坚如磐石的爱情,这种宣示不是老套的海誓山盟,但却比海誓山盟更有力量。
在这一回里,前面有贾宝玉厌弃薛宝钗的话,和“深敬黛玉”的心理描写,再加上这里的梦话,突出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坚定而专一。这是他们爱情的进一步发展。
史湘云要回家去,家里人来接。临走的时候,她“眼泪汪汪的”,很不想走。悄悄嘱咐宝玉:“就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好等老太太打发人接我去。”我们知道,史湘云在家里很苦,这与前文薛宝钗和袭人的谈话形成了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