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书真实感受,圣贤书讲的是什么道理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3-02 05:24:55

近一年可能是我读书最少的一年了。

但复盘后我很诧异,我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

别误会,我不是说读书无用,读书从来也不是以用为目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有疑惑,但又没有老师,所以将古往今来的大家作为老师。小时候将笛福、奥斯汀、托尔妥耶夫斯基作为老师,中学时代以鲁迅、萧红、裴多菲为师,长大了以鲁迅、卡夫卡、艾略特为师。我对生活的疑惑,就在这里寻找答案,效果不一而同,总的来说,我为了解决问题,获得了一堆小问题和一个大问题,又因为这个大问题,忽略了那些小问题。

我以为在名师的教诲下,我就算不名流千古,起码也是一个忧以天下的君子。疫情之下,匆匆忙忙毕业都不能回学校一趟,但在北京2400的天价卧室里,在工作的间隙,我终于回归了生活。

圣贤书真实感受,圣贤书讲的是什么道理(1)

东奔西跑的2020,书架的书落灰,网易蜗牛卸载,kindle不知道扔哪儿去了,上次被老板问起文艺复兴的代表作,我居然能语塞,红着脸回去狠狠翻了一遍外国文学史。过了几天再与老板照面,我心虚不已,可他只谈工作,早就忘了文艺复兴那档子事儿。

于是我后知后觉,人的生活不论多渺小,也比抽象的概念重要。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里面有提到,文化在经历了其最高点之后就有了被具象化的危险,而一旦被具象化就会跌落到极权的深渊里去。

具体表现就是,奥斯维辛之后,不可调和的文化与野蛮走到了一起,完成统一。屠*是野蛮的,诗歌是文化的,可是文化没能阻止奥斯维辛,甚至助纣为虐,创造精密的仪器进行*戮,文化淡忘了野蛮,野蛮又创造出新的文化,所以,文化又何尝不是野蛮呢?

我们说,诗缘情而绮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诗经被解读为政治诗之前的诗歌,这是红楼梦被解读为隐写明史之前的中文传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们对诗的期望,对文学的期望,无外乎坦荡荡的抒情。

圣贤书真实感受,圣贤书讲的是什么道理(2)

胡兰成写:“这时有人吹横笛,直吹得溪山月色与屋瓦变成笛声,而笛声亦即是溪山月色屋瓦,那嘹亮悠扬,把一切都打开了,连不是思心徘徊,而是天上地下,星辰人物皆正经起来,本色起来了,而天下世界古往今来,就如同“银汉无声转玉盘”,没有生死成毁,亦没有英雄圣贤,此时若有恩爱夫妻,亦只能相敬如宾”。

语言极美,对文字的掌控力不在朱自清之下,甚至连一些本来很丑的东西,也被他涂抹的毫无痕迹,清雅肃静。可是他也能做出为天下人作不齿之事,这些最不堪的事,在他笔下也有一番大道理可讲。胡兰成本人是否真的迷信他笔下的理,我们不得而知,他笔下的理是否是他心中的理,我们也不得而知,他笔下的理,他的写作技巧创造出来的美,却是有迷惑力让一众人深信不疑。

文学有他的技法,文学也不过是一门学科,学习伦理学的人,你不能要求他本人因此就做一个正人君子,学习文学的人,你为什么又要要求他必须思无邪呢?

不读圣贤书之后,我的生活终于清静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