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圣贤书,圣贤书是指哪些书经典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3-02 05:35:29

何为圣贤书,圣贤书是指哪些书经典(1)

知识是打开视野的窗口,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桥梁。

北宋大儒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文圣人孔子学识渊博,好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常常“读易,韦编三绝”。武圣人关公文韬武略,戎马倥偬仍手不释卷,“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在给刘备信中自言“自幼读书,粗知礼仪”;西汉经学家匡衡,热爱读书,自幼家贫,买不起蜡烛,只能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终于成为大学问家,受到汉元帝赏识,被任命为丞相。

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志存高远、激活思想、开启智慧,助我们明辨是非善恶,找寻真理光明,实现自我定位,临事处变不惊,养成宁静致远的格局,厚德载物的修养,高风亮节的情操。

何为圣贤书,圣贤书是指哪些书经典(2)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让人明理聪慧。

所谓一灯除暗,一智破愚。圣贤书,是古圣先贤留下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圣先贤留下汗牛充栋的经典书籍,深刻隽永,充满睿智哲思。

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如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如:《道德经》、《黄帝内经》、《忠经》、《孝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二十四史》等。

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了凡四训》等。

民间三大圣经:《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

关帝圣谕真言系列:《桃园明圣经》、、《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太上忠武关圣帝君护国保民宝忏》、《关帝大解冤经》、《戒士子文》等。

何为圣贤书,圣贤书是指哪些书经典(3)

这些古圣先贤经典,暗含人生大道常理,为中华儿女契入圣贤智慧,点亮心灯,成人达己,内圣外王,如天空中璀璨的启明星,照耀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文化滋养,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动思维。

关帝在《桃园明圣经》开篇明示云:“经者,常也,所言无非人生日用常行道理,可以常传万古。人能恭敬身心,时时不忘乎根本,刻刻常存乎孝弟,谨敬这个心田,勿贪勿淫是也。圣者,昭然也。参天化育,千古忠肝义胆,万载圣神,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明者,如同日月普照乾坤,无物不到,使人心性常怀不昧,灵台洁净,打扫如同宝镜一般,明心见性,故曰‘明圣经’。”

圣贤书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基,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

圣贤书之所以被称为圣贤书,是因为圣贤书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的道德思想,处世哲学,价值理念,行为准则,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

何为圣贤书,圣贤书是指哪些书经典(4)

历史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理想,中华民族的气度神韵和精神世界,无不深深地植根于圣贤书的文化滋养之中,得以生生不息、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文化标识。

孔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我们懂得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立志成才的人生理想;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让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励志图强的价值追求;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懂得了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思想情操;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让我们懂得了君子慎独、胸怀天下的精神境界。

关帝圣训谆谆教诲说:“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将读好书视为人生走上通途的起点。

读圣贤书,可以不断激活思想,扩展视野,激发人体正能量,读出营养来,读出才智来,读出气质来。

台湾女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和文字中。”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A10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