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血球和白血球的作用,白血球和红血球是什么关系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3-05 04:53:42

一、第一部分

(一)血液

1、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运输功能

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糖、无机盐、维生素、水、氧气)和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二氧化碳、尿素及过多的水分)都是依靠血液的流动来运输的。

(2)调节功能

机体要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性,保持正常的兴奋反应,以及维持体温的恒定,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外,都要通过血液的传递来调节。

(3)防御功能

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能起到吞噬、消化、*灭入侵机体的病菌及其消除毒素的作用,此外还有清除体内坏死组织的作用。

(4)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功能

通过血液的循环流动来缓冲调节人体组织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和适度的离子浓度,同时保持适度的渗透压。

(二)我是血浆

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他10%以溶质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电解质、营养素、酶类、激素类、胆固醇和其他重要组成部分。

(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1、红细胞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人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红色。

2、白细胞

白细胞也称白血球。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前三种因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故称为粒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病菌、防御疾病。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3、血小板

血小板是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也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有完整的细胞膜,没有细胞核,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稳定的数量,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血小板过多会形成血栓,不易于血液流动。

(四)血细胞寿命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血小板寿命为7~14天,白细胞寿命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为4~5天,单核细胞发育成巨唾细胞,可生存约3个月, T 淋巴细胞可长达一年以上,B淋巴细胞寿命则短,仅生存几天。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约40 mL 的血细胞衰老死亡

(五)血型

1、血型

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且与临床输血关系最密切。截至2021年2月,国际输血协会( ISBT )认定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43个、血型抗原有343个。

其中,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 ABO 血型系统及 Rh 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数字还可能继续增长。

2、ABO 血型

ABO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 A 与抗原 B 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

1)红细胞上仅有抗原 A 为 A 型,

2)只有抗原 B 为 B 型,

3)若同时存在 A 和 B 抗原则为 AB 型,

4)这两种抗原皆无的为0型。

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如:在 A 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 B 抗体。我国 A 型、 B 型及0型血各占约30%, AB 型血仅占10%左右。

3、Rh 血型

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抗原的称为 Rh 阳性血型,不含有此种抗原的则称为 Rh 阴性血型。

Rh 阳性在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人中约占99.7%, Rh 阴性仅占0.3~0.4%左右。

Rh 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已发现40余种 Rh 抗原,其中 D 抗原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0抗原称为 Rh 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 D 抗原的称为 Rh 阴性。

二、第二部分

(一)无偿献血

是指公民向血站(血液中心)自愿、无报酬地捐献出自身血液的行为。

1975年5月,第2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 WHO )第28.72号决议《血液及血制品使用与供应》就敦促各成员国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这是 WHO 首次正式提出血液应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

无偿献血是保证医疗用血安全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从根本上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

(二)捐献成分血

捐献成分血是"捐献特定血液成分"的简称。捐献成分血可分为捐献血小板、捐献血浆、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粒细胞等。

目前在血站最常见的是捐献血小板,在单采血浆站最常见的是捐献血浆。

(三)机采

"机采"多指单采血小板,又称机采成分血等。因为在捐献成分血时需要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液采集和分离,故称为"机采"。

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或血浆需要1~2小时。

(四)实名制献血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献血者在献血前应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血站应进行核对并登记。冒用他人身份献血的,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责任。实名制献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保障献血者的安全

对于献血者来说,实名制献血是对献血者的确认,更是对献血者的保护。

献血者参与献血,需要经历健康征询、体检,血液初筛、血液检测等环节。献血者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而经检测不合格的血液要报废,需及时通知献血者本人,以便其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通过对献血者身份的确认,确保了献血者、献血档案、检验结果及捐献血液的一致性,从而确保了检验结果、结果回告的准确性及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查验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避免不足年龄或超龄的人献血。这是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同时也是保护不符合献血年龄的人的身体健康。

2、保障献血者的利益

根据相关规定,无偿献血者献血后本人及部分家庭成员可享受不同程度的用血费用减免的福利。如果献血者没有带上有效证件,在涉及减免费用结算时,很难辨识无偿献血者的身份,对保障广大无偿献血者的利益不利。

3、保障受血者的用血安全

对于受血者来说,实名制献血是对血液质量的保障。通过实名制献血,有利于对血液质量进行全程跟踪,杜绝了因某种原因隐瞒真实情况的献血者献出有安全隐患的血液,强化了对血液安全的源头管理。

(五)有效身份证件

有效身份证件并非特指身份证,它还包括军(警)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以及驾驶证等。

(六)定期献血者

以往称为固定献血者,指至少献过3次血,且近12个月内献血至少1次的无偿献血者。

(七)世界献血者目

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World Blood Donor Day , WBDD )。

2005年5月24日,在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上,192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通过决议,决定认可"世界献血者日"为国际性纪念日。

世界献血者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 ABO 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全球活动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

三、第三部分

(一)献血的年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里规定:"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实际上,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献血年龄的规定都超过了60周岁,比如加拿大18~65周岁、英国18~65周岁、德国18~65周岁、澳大利亚16~65周岁、日本18~69周岁;中国的台湾省为17~65周岁,海南省将定期献血者的年龄延长至65周岁。

(二)献血者体重规定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男≥50kg,女≥45kg。

(三)献血者血压规定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

1、12.0 Kpa (90 mmHg )≤收缩压<18.7 Kpa (140 mmHg );

2、8.0 Kpa (60 mmHg )≤舒张压<12.0 Kpa (90 mmHg );

3、脉压差:≥30 mmHg /4.0 Kpao

(四)献血者捐献前血液检测要求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

1、捐献全血献血前血液检测要求:血红蛋白( Hb )测定:男≥120g儿;女≥115g/儿;如采用硫酸铜法:男≥1.0520,女≥1.0510。

2、捐献血小板献血前血液检测要求:血红蛋白( Hb )测定:男≥120g儿,女≥115g儿;如采用硫酸铜法:男≥1.0520,女≥1.0510。

3、红细胞比容( HCT ):≥0.36。

4、采前血小板计数( PLT ):≥150x10的9立方/L且<450x10的9立方L ;

5、预测采后血小板数( PLT ):≥100x10的9立方/L。

(五)献血间隔期

间隔期是两次血液捐献之间的时间。

献血间隔期的长短有"捐献全血"与"捐献成分血"的区分。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里对献血间隔的规定为:

1、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2、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3、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

4、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六)献血量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对献血量的规定为:

1、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400 mL ,或者300 mL ,或者200 mL 。

2、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 mL 血浆。

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 L 。

注:上述献血量均不包括血液检测留样的血量和保养液或抗凝剂的量。

(七)高危行为

具有高危行为的人不应献血,如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风险的。

(八)献血反应

绝大多数情况下,献血是安全的。

但个别人偶尔可能出现如头晕、出冷汗、穿刺部位青紫、血肿、疼痛等不适,极个别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献血反应,如晕厥。医务人员会对献血反应及时进行处置,献血者应遵照献血前和献血后注意事项,以减低献血反应的发生概率。

(九)永久不能献血

永久不能献血多数是由于身体出现不宜献血的疾病,如果献血,会不利于自己健康或对患者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及其他传染病感染者等。

(十)暂缓献血

暂缓献血是指献血当时,身体状态不适合献血。根据不同的暂缓原因,经过一段时间后,不适合献血的原因可能就会消除,就又可以继续献血。

如:

1、口腔护理(包括洗牙等)后未满三天;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

2、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痊愈后未满三个月;

3、较大手术痊愈后未满半年者等。

(十一)健康征询与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须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与一般检查,献血者应该如实填写健康状况征询表。不真实填写者,因所献血液引发受血者发生不良后果,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责任。

(十二)血液检测

血站将遵照国家规定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的检测,检测合格的血液将用于临床,不合格血液将按照国家规定处置。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仅表明捐献的血液不符合国家临床用血的要求,不作为感染或疾病的诊断依据。

(十三)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血站将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等检测阳性的结果及其个人资料。

(十四)献血者知情同意

献血者应认真阅读有关知情同意的资料,并签字表示知情同意。

(十五)注射疫尚后与献血

1、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疫苗接种48小时后可献血;

2、接受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者(不包括减毒活疫苗),接种当日起14天后可献血。

3、此外,《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里将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分为两种情况:

(1)一是无暴露史的预防接种

1)接受灭活疫苗、* DNA 疫苗、类毒素注射者无病症或不良反应出现者,暂缓至接受疫苗24小时后献血,包括:伤寒疫苗、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等。

2)接受减毒活疫苗接种者

接受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等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等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方可献血。

(2)二是有暴露史的预防接种

被动物咬伤后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十六)用血费用减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四条规定:

1、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2、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3、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目前,大部分省市可以在出院结算时按照各省规定直接减免相关的用血费用。

四、第四部分

(一)献血与贫血

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不会造成贫血。

献血前血站工作人员都会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和血液检测,血红蛋白含量不符合要求的献血者不能献血。

此外,每次献血200~400 mL ,不超过体内血容量的十分之一,且通过机体自我调整,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

(二)献血与进食

献血前应该进食。献血前应清淡饮食,不可空腹。

如果空腹献血,可能会诱发献血不良反应,如头晕等不适。

所以献血前应进食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稀饭、馒头等。

(三)感冒与献血

献血不会引起感冒。如果有明显的感冒症状,例如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如果自觉轻度不适,已经服用感冒药物或者正在服用各种治疗药物的,也暂时不要参加献血。

(四)脂肪肝与献血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或者是正在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可以暂缓献血。

如果仅仅是轻度脂肪肝,未影响肝脏功能,经过献血前检测和评估,合格后可以参加献血。

(五)高血压与献血

献血者健康检查中,要求

1、血压:90 mmHg ≤收缩压<140mmHg;

2、60mmHg≤舒张压<90mmHg,

3、脉压差≥30mmHg。

当检查数值不在该范围内的都不可以献血。

如果患有高血压病,即便是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献血。

(六)转氨醇高与献血

转氨酶的高低可能是肝脏细胞受损的反映,但导致转氨酶高的原因很多,比如剧烈运动、大量饮酒、过度劳累或者感冒、服用抗生素等,都有可能使转氨酶短期偏高。

所以转氨酶升高,只是暂时不适合献血,并不一定是得了肝炎。

对于轻微的转氨酶升高(即ALT50~60单位),经过充分休息,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再次检测合格后可以献血。

(七)献血与运动

献血后,在扎针部位加压5~10分钟止血,休息至少15分钟后,即可做一般的活动,但剧烈运动、登高、长途驾驶或通宵娱乐活动建议在24小时后进行;献血的手臂建议24小时内不提重物,以免针眼部位皮下渗血。

(八)献血不会上瘾

献血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不会"上瘾"。

献血后人体会以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而迫使献血者不停地献血,因此,关于献血会上瘾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九)具有高危行为者故意献血的责任

献血者捐献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会给受血者带来危险,应承担对受血者的道德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和第62条规定,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A - GVHD )是指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或者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在输血后,不能清除输入体内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这种淋巴细胞在体内生存和增殖,将患者的组织细胞当做异物加以排斥,发生复杂的免疫反应使患者的组织受损,引起的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本病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据报道该病的发病率仅为0.01%~0.1%,但是病情严重且死亡率高达90%以上。

根据报道, TA - GVHD 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手术或常规输血患者,但多见于一级或二级亲属之间的输血。

五、第五部分

(一)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宜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2、献血当天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身份证件;

3、可了解一些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4、不要空腹献血,宜清淡饮食,献血前两餐不要吃高脂或高蛋白食品,如肥肉、鱼、油条等,不要饮酒等。

(二)无偿献血的基本流程

首先献血者登记个人信息,填写《献血登记表)。然后医务工作者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每位献血者必须如实回答自己的健康状况。

然后根据医务人员指引量血压、测脉搏、称体重,做血液检测,如血红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检测等。

献血后要在献血屋(车)休息一下,在扎针部位用拇指按压止血5~10分钟,同时休息观察至少15分钟。

(三)献血后的血液恢复

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 mL 后,骨髓加快造血,人体在肝、脾等脏器内贮存的血液也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循环血量保持平衡。

同时,一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管,只要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

减少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

减少的红细胞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来补充,红细胞数量可在1个月左右恢复。

(四)献血后注意事项

1、献血后,在扎针部位用拇指按压止血5~10分钟,同时休息观察至少15分钟;

2、针眼处保持干燥、清洁,4小时内不沾水,避免感染;

3、献血手臂24小时内不提重物;

4、1~2天内不做剧烈运动;

5、多饮水,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 C 和铁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及蔬果等;

6、如果针眼处有渗血,出现红肿,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必要时寻求医务人员指导。

(五)提倡定期献血者参加献血

血液的保存期限很短,

1、其中全血和红细胞在2~6℃条件下保存时间为21~35天,

2、血小板在20~24℃振荡条件下保存3~5天。

因此,需要更多献血者适时、均衡、定期参加献血,以保证源源不断地向医院需要的病人供应血液。

同时,定期献血者有过多次献血经历,且熟知献血过程和血液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生活和行为方式的自律能使其健康状况更加稳定,经过血站多次健康评估和检测,是真正的低危献血者,所献血液更加安全。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提倡自愿无偿献血者定期献血。

(六)临床输血

提倡使用成分血提倡捐献成分血主要是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一是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提高治疗效果;

2、二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

3、三是便于保存。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保存方式,新鲜冰冻血浆在﹣18℃以下可以保存1年;单采血小板在20~24℃震荡箱内可保存5天。

4、四是节省血源。血站还会将全血分成各种成分,给不同需求的患者使用,节约血液资源。

六、第六部分

(一)捐献血小板的安全问题

非常安全。

在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都在经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分离,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或感染上疾病。

捐献血小板前,会根据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确定能否捐献及捐献的数量,保证采后血小板量仍在正常范围。

血小板的恢复较红细胞快,捐献后4天,外周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即可恢复到捐献前水平。

我国规定捐献血小板最短可以每两周献一次,一年最多可献24次,只要符合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要求,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二)提前预约捐献血小板

捐献血小板的时间比全血会长一些,在1小时左右。

献血者们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献血,提前预约可以让献血者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减少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血小板的保存期非常短,只有5天,血站需要根据医院临床治疗的需求合理安排采集的数量和时间,所以捐献血小板提倡提前预约。

(三)捐献血小板前注意事项

1、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 E 、消炎痛及抗过敏药物等。

2、其他如献血前两餐清淡饮食,不可空腹献血。

3、保证充足睡眠等就和献全血差不多了。

4、此外,因捐献时间稍长,献血前半小时内应少饮或适量饮水,以免中断采集。

(四)捐献血小板后往意事项

捐献血小板后的注意事项和献全血一样。

如针眼部位用拇指按压止血5~10分钟,4小时内针眼不要沾水;

献血后一天内不做剧烈运动;

针眼处一旦发生青紫,在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等。

七、第七部分

(一)无偿献血奖项

全国无偿献血奖项分为: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促进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等。

无偿献血奉献奖又分金奖(献血40次)、银奖(献血30次)、铜奖(献血20次)、终身荣誉奖(累计获金奖3次及以上者,仅表彰一次)。志愿服务奖则分为"一星级"到"五星级",以及"终身荣誉奖"。

(二)智慧血站

智慧血站是继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后兴起的专有血站名词,是一套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献血者、受血者为中心的献血、输血服务模式。

(三)智慧血液特理平台

智慧血液管理平台是指智慧血站采用新型传感器、物联网、通信等技术结合现代献血、输血理念,功能贯通献血者参与无偿献血的各个环节,通过献血导航、献血预约、结果查询等功能,有效提升血站的服务质量和献血满意度。

在血液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应用,从采集、制备、检测、储存、发放、运输等过程,买现血液的高效管理与跟踪,确保血液先进先出,实现智能调配,降低工作差错率,提升管理水平。同时,还可实现献血屋、献血车的科学选址和无偿献血者招募,进一步提升血站的信息化水平。

(四)血液集中化检测

《血站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统一规划、设置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并逐步实施。"

血液集中化检测有三大好处:

一是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节约成本;

二是有利于提高血液检测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三是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科学发展。但集中化检测也存在一些问题,增加了标本运输的麻烦、增加各血站间的沟通工作量等。

(五)无偿献血证

无偿献血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六条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颁发给无偿献血者的证书。

(六)电子无偿献血证

电子无偿献血证是纸质《无偿献血证》的电子版,与纸质版《无偿献血证》具有同等效力。

2020年6月14日,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正式上线运行。

2020年"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于6月1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正式启用,献血证"安家"互联网。

(七)血费直免报销

2019年9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全面实现省内血站与用血医疗机构无偿献血者信息互联互通,使医疗机构在费用结算过程中可获取患者及其亲属无偿献血信息,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实现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省内就医时用血费用出院直接减免,形成"医院直免为主、网上申请减免为辅"的血费减免服务新模式。

(八)无偿献血站点查询"小程序

2021年8月"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上线了"无偿献血站点查询"小程序,通过这个小程序可看到所在城市的无偿献血站点,献血类型(全血/成分血)、工作时间、详细地址等。

八、第八部分

(一)血液追溯

血液追溯是指受血者所用血液可以通过血袋条形码信息追溯到相应的献血者及献血过程,这也是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二)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具有目我更新和多系分化潜能,经过增殖和定向分化为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各系成熟血细胞,以保证机体对这些细胞的生理需要和应急状态时对血细胞的大量需求。

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出至少12种血细胞,是目前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移植治疗的多能干细胞。

(三)造血手细胞采样

造血干细胞采样就是从肘部静脉抽取少部分(约8 mL )全血,然后将血样运到检测点进行患者配型所需要的分型检测,分型完成后录入中华骨髓库,供患者检索配型。有匹配的患者后,再安排进行体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

血样采集是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一步。而这个采集时间一般只需10~20分钟。

现在很多城市在无偿献血宣传的同时,会进行造血干细胞宣传并在献血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血样采样。

(四)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

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是一种比较成熟而安全的处方药,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动员剂。

动员采集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痛、头痛、乏力、低热、肌痛、胸痛、焦虑、失眠、恶心呕吐、注射部位肿痛等。多数副作用轻微,能很好耐受,停用48小时后可自行消失。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五)造血手细胞捐献年龄及体重规定

采集血样供患者检索配型的年龄是18~45周岁,男体重≥50kg,女体重≥45kg。与患者配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年龄是18~55周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