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翅蝗羽化是什么意思,黄粉虫羽化是什么意思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10 16:13:50

大赤翅蝗羽化是什么意思,黄粉虫羽化是什么意思(9)

单体和双体的猪也是双墩刻画图像的常见主题,92T0819⑲:73碗底刻画了一只猪被缠绕在网络中的形象(图八,2),考虑到猪和蚕在当时宇宙观及萨满式宗教中的角色,这个图像似乎可以解读为猪如蚕一样在丝网中蜕变和羽化的状态。蓝田山房收藏的1件良渚文化玉璧上,有猪后腿系绳索的刻画图像,可能表现了同样的内涵。

双墩92T0722㉘:73(图八,3)和91T0819⑲:69(图八,4)碗底图像报告认为是蚕丝形,这两个图像确实像成品生丝束,考虑到上述与蚕吐丝成网相关的图像,对束丝的表现并不显得突兀。这让人联想到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存等都流行的被称作“连璧”的玉器。目前发现有二连璧(图八,5、6)、三连璧(图八,7)和四连璧(图八,8)等多种形式,形状与束丝颇为相似。这颇符合牟永抗和吴汝祚提出的丝具有特殊“巫术”含义的推测。甲骨文中“糸”字正与此图像相似(图八,9、10)。

大赤翅蝗羽化是什么意思,黄粉虫羽化是什么意思(10)

距今63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第二期的层位中发现两件象牙制盖帽,是某种细杖的端饰,T244③B:71下部为平行短线组成的三角纹网络,上部线刻两条非常写实的蚕(图九,1);T244③A:7 下面的三角纹装饰带相似,上部的蚕身已残,中部有短线与下面的三角网络连接,与图七:1一样表现蚕吐丝结网的状态(图九,2)。此外,河姆渡第3层的1件被称作“人像”的陶制品长5厘米,形状和大小与蚕蛹颇为符合(图九,3)。

距今6000至5300年前后,与昆虫崇拜有关的信仰继续流行。凌家滩遗存与红山文化关系密切,M29:9发掘报告称为玉“蝉”,白色,长3.6厘米,实际应为蚕蛹(图九,4)。87M9:62报告称玉“丫形器”,白色,长4.1厘米,形状与红山文化丫形器相似,但小得多,更像蚕的身体(图九,5)。此外,关庙山遗址T51②:20为1件陶制蚕蛹(图九,6),江苏吴县梅堰遗址崧泽文化器物上有蚕纹。

大赤翅蝗羽化是什么意思,黄粉虫羽化是什么意思(11)

表现神化之猪蜕变和羽化的特殊器物仍然存在。凌家滩随葬品最丰富的墓葬07M23填土中的圆雕玉猪长72厘米,重达88千克,头部写实,身体如巨大的蚕蛹(图一〇,1)。87M13:1棕黄色玛瑙猪长6.9厘米,头部轮廓似猪首,身体为抽象蚕蛹状(图一〇,2)。此两件遗物均可解读为神化之猪破蛹而出的状态。98M16:2玉“龙”,白色,长径4.4厘米,勾曲之形态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相似,只是更小,而且双耳细长如角,背部从头至尾随身形有一条斜线纹带,发掘者认为是表现“龙身鳞片”,但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蚕身体的刻画,意在表明此“龙”正处于如蚕蜕变的转化之中(图一〇,3)。类似的小型蜷体玉龙在崧泽文化中颇为多见,环目长吻,多为环形,如浙江余杭后头山遗址M18:1,玉“龙首纹珠”,直径仅1.4厘米(图一〇,4)。也有整体呈圆角长方形的,如邓淑苹发表的1件私人藏品高约4厘米,身上有凸棱纹,正如勾曲的蝉幼虫或蚕的身体,表现其蜕变之态(图一〇,5)。

大赤翅蝗羽化是什么意思,黄粉虫羽化是什么意思(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