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读懂历史,如何正确了解历史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14 15:50:22

如何快速读懂历史,如何正确了解历史(1)

《二十四史》

如果有人跟你说,他通读过《二十四史》,你最好不要相信他的话。

首先,《二十四史》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书,什么《史记》,《汉书》,《三国志》,《宋史》,《明史》,《南齐书》都囊括在内,因而这套书的体量,那是很大的。

根据粗略统计,《二十四史》一套书算下来,一共有4000万字。

有人说了,几百万字的小说我手到擒来,起早贪黑一个月就能看完,四千万字又如何,只要我愿意看,只要我有时间,几个月就拿下。

理论上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如果我们实操起来,就会发现难度相当大。

首先,《二十四史》不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的特点是简平快,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只要认字,都可以成为它的受众,但《二十四史》是文言文,是古文,它的特点是深繁长。

深,就是有深度,繁,就是内容繁杂,长,就是回味悠长。

你可以一天走马观花似的读完一本《斗破苍穹》,但你无法囫囵吞枣似的在一天时间内哪怕读完《二十四史》中篇幅最短的《陈书》。

因为,《二十四史》中有大量我们今天读者不熟悉,不了解的典故,文献,以及生僻字,在阅读时,我们往往要先去理解,然而才能去通顺的阅读,这无疑就增加了阅读成本。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古代文献,即便是科班出身(比如作者本人),一天也不过读上个两三千字左右。

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阅读《二十四史》,每天阅读三千字,那么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读完呢?答案是,至少要超过三十六年才能读完。

如何快速读懂历史,如何正确了解历史(2)

(历史学家 钱穆)

这同样也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因为每天风雨无阻都要读上三千字《二十四史》的人并不多,古往今来,我们能想到的,也不过就是吕思勉,钱穆,白寿彝这么几个人而已。

当然,拿出这么唬人吓人的数据,不是说作者是在劝退你,告诉你既然山峰难以攀登,还不如就此止步,作者想要说的是,虽然可能一个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把《二十四史》追到完结,但该读,还是得读。

那么请问,既然《二十四史》读起来这么吃力,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有,不仅有,而且这个办法很早就有了。

那提出这个办法的人是谁呢?

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就是一直在流放路上的那位。

所谓文史不分家,苏轼要搞文学,那他就难免要接触史料,去读史书。

那苏轼爱读史书么?答案是不爱读,不仅不爱读,甚至还有点抗拒。

苏轼有首诗,叫做《夜梦》,其中有四句是这么写的: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如何快速读懂历史,如何正确了解历史(3)

(苏轼)

苏轼同志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小时候,父亲让他阅读古代史书,苏轼最怕这个,读的是磕磕绊绊,一塌糊涂,被父亲严厉的训斥了一顿。

梦醒之后,苏轼仍然心有余悸,坐立不安,心里吓的那是不要不要的。

当然,这是小时候的苏轼,长大之后,他已经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读起史书来效率是又高又快,不亦乐乎。

苏轼把问题给解决了,但还有一个人,面临着和童年时的苏轼一样的遭遇,那就是想要读史学史,但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庠。

北宋文学史上有一个十分著名的男团,叫做“三苏”,三苏是一家人,大苏是父亲苏洵,二苏是哥哥苏轼,三苏是弟弟苏辙。

这仨人,就相当于是那个年代的文学顶流了。

而这个王庠,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女婿,是个小辈。

王庠这个人,无心仕途,不愿意做官,当然也有可能是考不上,所以他干脆把门一关,打算一辈子研究文史之道。

如何快速读懂历史,如何正确了解历史(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