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今,芯片战争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尽管军事工业上,中国现有的芯片产业水平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军队发展的需求,但在民用技术领域,中国的芯片技术水平总体上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甚远,我们并没有能够在民用尖端市场领域与行业领导者竞争的芯片制造业。
如果说“产业升级”,通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赚取超额利润是中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那么在芯片领域如今中国的产业水平是远不足以支撑产业升级的。
因为受到制裁,受到芯片断供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华为,并不仅仅是手机这种数码终端,典型如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这一领域同样对芯片产业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
而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的国家,中国多年来发展电动车的最大动力就是以此减少国内经济运作对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而更进一步地说,在超级计算机支撑的许多科研领域、人工智能等很多领域,中国当下可以满足军工需求的芯片产业并不能满足这些领域的先进发展需求。
我们知道,先进芯片支撑起来的人工智能等领域,如今被视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在这一领域的落后,就意味着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受制于人,而中国对此有非常惨痛的经历。
中国曾经错失了前三次工业革命,这每一次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中国建国后的七十年一直都在为错失前三次工业名承受代价,而如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也错过,那么很可能未来没有机会让我们重来了!
换而言之,芯片战争,远不只是芯片的战争那么简单,芯片战争的背后,事关中国产业升级的计划,事关中国整个2010年代之后的产业布局,且因为当今中国与世界霸权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根本上事关中国的国运。
那么面对美国以封锁、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从而遏制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我们有什么办法吗?或者说他们的战略中有什么破绽吗?
在我看来,破绽还是有一些的!
首先,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就是美国在这一联盟中的很多主张,其实与参与方的利益存在很大的矛盾。
比如说,美国希望强化本国的芯片制造业,但是在过去美国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中,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业本身是并不那么强大的,比如说这些年美国苹果公司的芯片都是台积电代工制造的而并没有靠美国本土的英特尔制造。
在如今的全球芯片产业链布局中,美国其实并不是一个芯片制造强国,美国的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长期落后于台积电与三星,以至于苹果公司都停止了与英特尔的合作转而全面押宝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