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花的记载,关于梅花的文化传说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19 02:32:42

叶榕 整理

又是一年赏梅时。论及画梅,五代有滕胜华写《梅花白鹅图》,宋代画家释仲仁始创墨梅画法,有“墨梅鼻祖”之称,扬无咎 《四梅花图》流传至今,元代则有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其《墨梅》画、诗,皆远近闻名。明清时期,“扬州八怪"中咏梅、画梅的名家,如金农、汪士慎,为世人知晓。

传世书画名迹中,赵佶《梅花绣眼图》页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王冕和吴镇合作的《梅竹双清》卷寥寥数笔,清韵有余;沈周《画瓶中蜡梅》轴造型稚拙,予人一种质重有力、古趣盎然的感觉;朱耷《古梅图》轴则根部无土,树心中空,暗示国土为异族人所夺,表达了他对明朝的怀念之情。《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呈现故宫博物院及主要文博场馆收藏的历代梅花名迹。

关于梅花的记载,关于梅花的文化传说(1)

宋 扬无咎 《四梅花图》卷(局部)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摽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隋唐至五代是艺梅渐盛时期。据说,在隋唐之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主章安大师(561-632年)曾于寺前手植梅树。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贷语。根据诗文记载来看,隋、唐、五代时的梅花品种,主要属江梅型或官粉型。在四川,唐时始有朱砂型品种出现,当时称“红梅”。《全唐诗话》载:“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今日崇庆县(即古蜀州)朱砂型品种既多且好,显然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关于梅花的记载,关于梅花的文化传说(2)

关于梅花的记载,关于梅花的文化传说(3)

梅景书屋旧藏宋孤刻本《梅花喜神图谱》

宋代是中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南宋范成大著《梅谱》(约1186年),搜集梅花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此外,周叙《洛阳花木记》(1082年),记载了朱砂型(红梅)等品种。而张磁的(功甫)《梅品》(1185年)与宋伯仁《榜花喜神谱》(1239年)等,则为有关梅花欣赏与诗、画的专著。

关于梅花的记载,关于梅花的文化传说(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