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于一间茅草屋前的大石币
雅浦岛人原始的生活形态里蕴含着先进的思想当地人的生活形态虽然原始,但是已经有了贫富和阶级观念,从一家人拥有石币的多少、尺寸大小和石材质地,就能评判一家人的富裕程度,衡量其在社区中所享有的地位。
可是当地首富的家里并没有大石币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家的祖先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灰石,想把它运回岛上,可是归途中发生了海上险情,大石币不得已被丢入海底,可是因为有人做见证,大家仍然认可他家是岛上的首富。
1966年美国人拍摄的雅浦岛当地居民照片
雅浦岛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所知,是因为1899年德国人买下了这个小岛,美国探险家威廉·亨利·福内斯(William Henry Fumess III)访问了这个小岛,呆了两个月,留下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这份报告在1910年发表之后,就默默无闻地躺在档案馆里,又过了5年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担任英国财政部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案例,他非常感慨雅浦岛人对于货币的理解,这个故事才广为人知。
今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也习惯用美元交易,不再搬运大石磨盘了,连自己祖先加工石币的知识都遗忘了,所以石币现今只是作为遗迹和景观摆在那里。
1966年美国人拍摄的雅浦岛当地居民照片
可能有朋友曾经听说过这个故事,所有评论的共识之处在于:石币像所有货币一样是一种记账符号,具备了这种功能。同时它很直接地反映出了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只要大家都认可,就可以用某样东西作为交易的媒价,哪怕这个东西是一块躺在海里的、重达几吨的大石头也行。
只要它是一个可以用数量表达的符号,就可以用它来给所有的货品计价,就成了"钱"。
也许您还听到的这样的意见:石币代表着货币发展的某种不完全的形态;
是货币在起源时期的标本。
而这部分意见是我所不太赞同的。
当地居民正肩扛着一块石币
雅浦岛大石磨是人类历史中一种极其奇葩的货币,很少有和它相似的案例。
说它代表着人类货币发展的某种不完全的形态,潜台词之一是说它和今天我们所熟悉货币的是可相比的,当然在完成交易的功能上是可相比,但我认为雅浦岛的居民其实是创造了一种它不同于已知货币形态的一种全新货币。
潜台词之二是说它原始、在文明序列上处于较低阶段,但恰恰相反,它包含有相当先进的思想,超出了所谓文明社会对"钱"的许多成见和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