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楚国有人要卖宝珠给郑国人,用木兰制成匣子,以高级香料熏香,匣子上点缀珠宝,装饰红色的美玉,堆集绿色的翡翠。郑国人买了匣子,却把里面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称得上善于卖匣子,谈不上善于卖宝珠。
【小识】
本末倒置
韩非曾评价当时的各种学说,认为最有影响的还是儒家与墨家,“世之显学,儒、墨也。”儒家自不用说,就墨家来看,其地位的确不容小觑。墨家的影响尽管很大,可是墨子的文章却写得“质木无文”,语言朴素单调,没有什么文采。楚王对此很是不解,有一次就问当时一位名叫田鸠的墨家人物,墨子的文章为何如此?于是田鸠便讲了两个故事,一个就是这个“买椟还珠”,还有一个是“秦伯嫁女”: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秦伯嫁女时,让晋国负责女儿的妆饰,反倒把陪嫁的媵妾打扮得特别漂亮。结果是,晋人看重陪嫁的媵妾却轻视秦伯之女。这就是善于嫁妾而不善于嫁女,主次完全颠倒了。
楚人鬻珠不是嘲笑郑人的不识珠宝,而是讽刺楚人的不分主次;同样,秦伯嫁女也不是嘲笑晋人的不知贵贱,而是笑话秦伯的不辨轻重。田鸠用这两个故事来说明:墨子的文章之所以不雄辩、不华丽,是因为他的文章核心是传播先王的大道、评论圣人的言谈,进而告诉今人该怎么做。如果是文采斐然、辞藻华丽,就会使人过度关注文辞本身而忘了它经世致用的价值,从而“以文害用”。这就和买椟还珠、秦伯嫁女一样,都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了。田鸠的这个道理讲得很好,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就是这样偏离了根本的目的。
买椟还珠、秦伯嫁女还暗含着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外在形式之美的反对。郑人之所以会买椟还珠,是因为匣子修饰得太精美;晋人之所以会贵妾轻女,也是因为媵妾妆饰得太漂亮。韩非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者,所以,他反对一切的虚浮无用,包括外在的文饰,更何况楚人、秦伯还用错了对象。甚至,韩非连文章的词采也予以反对,认为是华而不实乃至妨害实用,尽管他自己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这就不免走入到了另一个极端。怎样的文章才算好?固然要追求思想的典雅纯正,可是也不能没有了文采辞藻的形式之美。在“质”与“文”的关系问题上,还是孔老夫子说得好:“质犹文也,文犹质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阿阳)
山慈菇
山慈菇:干燥的鳞茎,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气微,味淡,有黏性。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主产于贵州、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