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材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毛概教材的逻辑结构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26 17:53:21

三、使用2021年版教材的建议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教育学生、培养时代新人,这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写进教材,从而进课堂,进而进大学生头脑,这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概论》2021年版修订主要集中在教材的第三部分,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这一部分的一些论述有较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议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教材编写的目的是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因而必须遵从理论体系自身的逻辑,尽可能保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而要提高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实效,还必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必须注意教材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做到教学内容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为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向,从纵向上,要兼顾同一知识在大中小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特点和知识储备,要特别注意与中学思政课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既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提升。在横向上,要处理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他几门课程的关系,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教育教学内容作适当分工,防止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第二,正确处理好教材与原著、党的文献的关系。“概论”课教学有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引导青年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增进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党的文献和党的*的讲话原文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青年学生熟读党的文献和党的主要*讲话原文。如讲授*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读《*选集》重点篇目;在讲授*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时,可以引导学生读《*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重点篇目。在讲授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读《*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读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摘编,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重要学习资料。此外,广大教师要随时关注*最新讲话精神,及时把*讲话精神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

毛概教材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毛概教材的逻辑结构(9)

第三,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正确认识当今中国与世界,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概论”课涉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大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搞好“概论”课教学,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几大理论成果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讲清楚。与此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当代青年是在开放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他们是网络原住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教师,网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信息既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也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困惑。广大教师只有视野开阔,才能释疑解惑,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引导学生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

第四,要有广深的历史视野。历史是一面镜子,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对于“概论”课教师来说,历史视野尤为重要,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此外,教师要把“概论”课讲好,必须把教学内容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以科研促教学。要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教师必须真懂、真信、真用。要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搞清搞透,必然要求教师先把问题把搞清楚、搞透彻。为此,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必须加强对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对于“概论”课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包括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研究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他们的接受心理,在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使“概论”课教学具有现实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毛概教材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毛概教材的逻辑结构(10)

第六,注意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教学形式单一是以往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概论”课集中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又集中体现在党的文献和*的讲话中,因而存在着教师上课念文件的现象。近几年来,“概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慕课、微电影、微视频等教学形式日益丰富,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弥补了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方面的不足,适应了青年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发现,伴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着一定娱乐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建议,在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方面,一定要做到内容为王,广大教师务必把教学内容放在首要位置,所有教学形式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展开,防止泛娱乐化,更不要用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冲淡了教学内容。

第七,正确处理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关系。由于“概论”课学分多、学时多、内容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线上组织教学的方式,有的学校采用了慕课形式,有的学校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了网络视频课形式,有的学校还集中优秀教师录制了“精彩一课”视频课。这些探索取得较好的成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疫情过程中,“概论”课与其他思政课教学一样,不得不采用了全部课程内容线上教学的方式,从而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如期完成。我们认为,线上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特殊时期的应急办法,可以适当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但我们建议,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但线下教学仍然应该占主导地位,不能用线上教学完全替代线下教学。此外,我们认为,线上教学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何改进线上教学的手段,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第八,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实践是思想之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搞好“概论”课教学,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近几年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也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起到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概论”课来说,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本领。但也不可否认,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建议,要搞实践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使实践教学服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要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而不是用实践教学替代课堂教学;三是要搞好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建立必备的条件保障机制;四是要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

[3] *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