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拒绝谈寿险,一方面因为中国人对于“死”这件事比较忌讳,另一方面因为很多人会认为赔付的保险金,自己既见不到又摸不着,这种体验很不友好。
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自己身后所背负的那份家庭责任。
如果自己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并且贡献着家中最主要的经济收入,那么是否考虑过倘若自己不幸离开,那么家人的未来将如何继续?
孩子的抚养、教育费用,老人的赡养费用,家庭贷款(房贷、车贷)的偿还....
这些都会随着一个人的离开而陷入困境。
作为家庭精神及经济支柱的我们,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留下一笔财富,使家庭能够继续地走下去,也是我们对家庭应尽的责任之一。
寿险,便是这样的一种金融工具,将被保险人身故的风险进行转嫁的一种工具。
所以,寿险被称作对一个人对家庭、家人“爱”与“责任”的延续。
这句话冒似有点“入戏太深”,但事实却是如此。
这便是是寿险的功能之一 - 风险转嫁。
此外,由于是在被保险人身故之后给付保险金,所以寿险还有“财富传承”的功能。
正如那句开玩笑的话: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没有想着活着回去!
是的,人固有一死,而寿险又是以被保险人的身故事件为赔付依据,所以身故的保险金是一定可以拿到的(这里指的是“终身寿险”,详细的内容会在后面介绍)。
而我们所交的保费,通常也会小于保险公司赔付的保险金,这样一来,身故保险金也可以被看作是给予后代的一笔财富。
而且还可以通过指定受益人,把资产传给想传的人。
对于买保险,一直都是秉承“按需购买”的建议,寿险也不例外。
怎么做才算是“按需”?
其实寿险看似责任单一,但也分很多种。
定期寿险
这类寿险并不是“终身制”的。
通常只保障固定的年份(如20年、30年等)或是保障至某一年纪(如60、65、70周岁)。
特点是杠杆高,同样的保额,保费较终身寿险来说还是低很多的。
但是保险期间一过,若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则不会返还任何费用。
定期寿险,适合那些为了家庭、事业打拼的年轻人,在最拼命的阶段,给自己与家人增添一份保障。
当这段“黄金时期”过后,孩子成年了、贷款也还清了,身故后家庭遭受重创的风险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时寿险的“风险转嫁”功能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对于那些仅仅想转移家庭风险的朋友来说,定期寿险是个很好的选择。
计算出自己身上的贷款、未来子女教育的支出、赡养老人的花销,以及其它家庭必须的费用,把这些作为定期寿险的保额,这样才能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定额终身寿险
定额终身寿险,则是“终身制”的寿险。
在购买的时候,需要确定一个保额,然后每年交纳固定的保费即可。
由于定额终身寿险一定会赔付,所以它的保费相对来说要比定期寿险高出不少。
这类保险在保险期间的前期,具有很高的杠杆率,但在后期则渐渐地被“财富传承”的功能所归化。
增额终身寿险
增额终身寿险,是相对于定额终身寿险为说的。
定额终身寿险的“保额”是固定的,买多少保额就是多少,一辈子都不变。
而增额终身寿则不一样,它的保额是变化的,或者说是按一定比例增长的;在早期可能就是1倍多的杠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地膨胀,甚至在某个时间点过后,会超过同等保费下的定额终身寿。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选择这几类寿险。
如果单纯的想转移家庭风险,那定期寿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如果大家担忧自己会有英年或中年不幸的可能,也可以选择定期寿险。
假如大家对自己的寿命很有信心,或是有家庭长寿史的,可以尝试选择增额终身寿,因为只要大家“玩命”的活下去,我们的保额就会越来越大,而且中途还可以通过减保去“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