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未来估值,ttm与市值的关系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31 00:15:28

中证生科,近5年走势图(中证指数官网,2018.07.29---2023.07.28)

中证生科静态PE22.23倍,今年以来下跌了9.63%,近3年年化收益率-17.75%,如果是高点区域追进可够难受的(中证指数官网,2023.07.28)。

总得来看,中证生科跟美国XBI走势保持同步,XBI对于医药医疗的引领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消息层面,7月下旬,国家医保局公开回应了医保谈判的事情,表示医保谈判是集合了13.5亿参保人的用药需求,与企业进行的“以量换价”的市场化机制。

在不超出医保基金和参保人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医保谈判是基于药品临床价值的基础上与企业的协商,绝不是“价格越低越好”的随意砍价。

从表态看,整个医药医疗板块在价格层面的压力可能到了极限,政策可能会出现一个拐点。(中证指数官网,2018.07.29---2023.07.28)

从宏观上看,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全球医药医疗都需要一个需求重构;

从技术形态上看,无论是XBI还是中证生科都从2021年2月调整至今约29个月,大概率都基本进入到整理平台,中证生科日线和周线级别,开始出现反弹和充分粘合,调整有逐步进入尾声的迹象。(数据来源:Wind,2021.2-2023.7)

综合来看,中证生科为代表的医药医疗板块,短期中长期或许都有逐步乐观起来的迹象。

6、医疗器械。

ttm未来估值,ttm与市值的关系(9)

医疗器械,近5年走势图(2018.07.29---2023.07.28,中证指数)

医疗器械的静态PE达到了16.43倍,今年以来下跌了7.92%(中证指数官网,2023.07.28)。

医疗器械总体上跟中证生科表现一致,但医疗器械相对独立,估值也更便宜一些,确定性上面,似乎更好一些。

7、消费红利。

ttm未来估值,ttm与市值的关系(10)

消费红利,近5年走势图(2018.07.29---2023.07.28,中证指数)

估值方面,静态PE30.31倍,今年以来收跌3.68%(中证指数官网,2023.07.28)。

制约消费红利走势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信心的恢复,这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下半年应该可以看得到;

第二点是业绩,消费红利目前的估值已经不算低了,算是一个中枢,依靠估值的提升可能已经不现实了,更多的是业绩驱动。

从公布的上半年GDP情况看,消费整体的恢复速度也比较缓慢,但确定性还是有的,主要还是信心问题,从市场最近的走势看,似乎也有利空出尽的感觉。

长期布局的角度看,稳定性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8、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TTM估值9.34倍,处在近10年百分位的27.13%(Wind,2013.07.29-2023.07.28)。

整个香港市场目前受外资情绪影响较大,恒生指数的点位中枢跟2009年差不多,投资的价值和机会,从我们国内的角度看是非常明确的。

不过它的价值体现过程,可能会比较折腾,取决于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本质上还是定价权的问题,外资对于港股的定价或许有更大的话语权,随着上半年人民币柜台的开通,要观察是否有改善。

第二个方面,流动性方面,还要观察美元加息周期何时结束,目前加息进入尾声的概率比较大。第三个方面,进一步观察上半年国内经济复苏情况。

从最近市场的表现看,在与欧美日等市场的此消彼长中,港股市场似乎逐步得到国内外资金的重新认可,短期看,一轮估值修复似乎就在路上,中期还需要业绩逐步验证,长期来说,我们很重视港股方向的投资机会。

9、恒生科技。

除了港股市场总体的情况外,恒生科技还有一些需要额外关注的地方,恒生科技的成分股主要以互联网为主,互联网目前一是野蛮生长期过去了,进入到了成熟期,二是营收净利润数据还需要观察。

这关系到现有的估值体系是否适用,技术图形上面还好,资金面和情绪面,在这个位置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只是后面的发展,还需要要用数据说话了。

从二季度财报看,互联网类企业总体上是恢复了增长的,符合甚至略超市场预期,而且最近消息面也有很多压缩降低成本的动作,TTM估值27.99倍,处在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6.49%(Wind,2020.07.27-2023.07.28),随着经济的慢慢复苏和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短中长期都值得重视。

消息层面看,7月下旬召开的民营企业相关座谈会以及有关表述,都为市场和企业信心的恢复注入了活力,悲观情绪可能会逐步消退。

10、创成长。

ttm未来估值,ttm与市值的关系(11)

创成长走势图(2018.07.29---2023.07.28,国证指数)

新的成分股里AI的占比明显提升,所以,在最近1个多月的走势中,跟AI的走势就比较同步,深受影响,这就是这个指数编制方案的一个特点吧,容易短期追涨,如果市场是一个持续上涨的状态,那么可能会形成上涨接力,但如果市场持续低迷,那可能就容易短期站岗了。

技术图形上看,总的感觉是调整还不够充分,换手率也不够,从2021年12月份以来,大约调整了19个月;

随着成分股的调整,短期走稳后,反而进一步向下调整,看起来,短中期还需要一些时间。

11、光伏产业。

ttm未来估值,ttm与市值的关系(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