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生意大好的金士顿更声名大噪,在《财富》杂志“美国百名最佳雇主公司”评选中获得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金士顿一路向前,孙正义却遇到了麻烦。
到了2000年,软银因扩张过度,再遇上网络股灾,资金陷入窘境,软银只付了11.4亿美元,还有3亿美元付不出来。
于是,孙正义找到两人商量能否延期支付还没付完的3.3亿美元收购款。
没想到两人当场决定:剩下的,就不要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赚得够多了!
没过多久,孙正义还是决定放弃金士顿。而收购金士顿的对象,又正是杜纪川和孙大卫两人,他们只用了4.5亿美元。
然而,和最初的价钱相比,杜纪川和孙大卫因为孙正义这一来一往的“折腾”,足足赚了6.4亿美元,而回到杜纪川和孙大卫手中的金士顿,继续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迈进。
如今,金士顿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企业,这个公司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员工福利超好,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成为一个超越传统商业的理想主义企业。
总结当一个中年人46岁的时候,财务归零的时候,还有几个人有勇气去重新创业?
而经历过几次失而复得,杜纪川和孙大卫也深刻地明白,除了赚钱,工作还有更多意义,比如公平与诚信、赢得他人信任以及获得快乐,毕竟钱来的快去的也快,但属于人性的价值会保留下来。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七个字,对许多人而言只是一句诗而已,但对杜纪川和孙大卫而言,确是如假包换的生命体验,价值胜过千万。
人生的路真的很长,做好自己,善待他人,古人的智慧传承了数千年,一定有其足够的真理。
整理自:超级老板思维、创日报、范范的江湖见闻、艺非凡、江苏商报、创业见闻、金融八卦君等
转自 正商参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