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定中原的北什么意思,北定中原的北的用法和意义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31 11:49:52

四、词类活用

(一)《鱼我所欲也》

1.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二)《唐雎不辱使命》

1、动词的使动用法

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2、形容词作动词

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3、形容词作动词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4、数词作名词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
5、动词的使动用法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6、名词作动词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7、使动用法

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8、数词作动词

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三)《送东阳马生序》

1.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2.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3.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4.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5. 县官日癝稍之供:名词作状语,每天。
6.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7. 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8. 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9. 录毕,走送之:走,动词作状语,跑着→赶快。

(四)《曹刿论战》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作状语,下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失败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5、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6、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7、王之蔽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

(六)《陈涉世家》

1.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2.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

3.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的火,指鬼火。

4. 狐鸣呼曰
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5.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7. 死国可乎
死: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8.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书:名词作动词,书写

9. 法皆斩
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10. 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11.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12. 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指指着。

13.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

14. 尉果笞广
笞:名词作动词,用竹板打。

15. 宜多应者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16. 功宜为王
功:名词作动词,论功劳

(七)《出师表》

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做动词。
亲,亲近。远,疏远。

2、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3、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做名词,奸邪的事。忠善:形容词做名词,忠善之事。

4、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做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5、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做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6、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做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7、陟罚臧否。
臧否:形容词做动词,评论人物好坏。

8、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9、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名词作动词,长草木(暗指荒凉)
五月:名词作状语,在五月

10、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发扬

11、北定中原。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北上

12、恐托付不效
托付:动词作名词,托付的事情

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忠:形容词作动词,对……尽忠

14、志虑忠纯
虑:动词作名词,心思

15、驽钝
形容词作名词:驽:劣马 钝:不锋利的刀。这里指平庸的才能,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

北定中原的北什么意思,北定中原的北的用法和意义(5)

五、特殊句式

(一)《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判断句) “也”,判断标志
2、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句) “为”后省略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省略宾语“施舍”,全语省略了主语“有的人”

(二)《唐雎不辱使命》

1. 非若是也——判断句
2.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
3.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4.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5.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6. 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

(三)《送东阳马生序》

1. 宾语前置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 状语后置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 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3. 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四)《曹刿论战》

1.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2. 宾语前置

何以战?
3. 状语后置

战于长勺。

4. 省略句 
(1)省略主语:对曰:“小信未孚,民弗从也。”(省略了主语“曹刿”。)
(2)省略宾语:必以分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
(3)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宾语“自”前置,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

3、状语后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与城北徐公”后置,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欲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于我有求”)
谤讥于市朝。(状语“于市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市朝谤讥”)
4、省略句
与坐谈省略主语“邹忌”和介词“与”的宾语“之”(代客人),(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
5、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六)《陈涉世家》

(1)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5、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6、辍耕之垄上,“辍耕”前省略陈胜

(2)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 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后演化为 ……者 或 ……也 这都是判断句)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是、为……)
3.未知其死也

(3)状语后置
祭以尉首——以尉首祭(状语后置句,以尉首为状语)

(4)定语后置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定语后置句,苦秦吏是郡县的后置定语)

(七)《出师表》

1. 判断句
①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1)此皆良实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文: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②“也”,判断句标志: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间啊。

2. 状语后置:

(1)苟全性命于乱世 正

常语序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译文: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2)临崩寄臣以大事 正

常语序应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译文: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3.省略句

省略主语: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主语“陛下”。

译文: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省略主语“臣”。

译文:后来遇到严重挫折,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北定中原的北什么意思,北定中原的北的用法和意义(6)

六、虚词

(一)《鱼我所欲也》

1.而

(1)呼尔而与之。或表修饰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表并列,不译。

(4)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表承接,就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表承接,就

(6)乡为身死而不受 表转折,却

2.于

(1)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比 )
(2)万钟于我何加焉(于:对)

3. 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2)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3)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4)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6)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7)此之谓失其本心 结构助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二)《唐雎不辱使命》

1、以:
⑴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用来)
⑵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⑶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⑷以君为长者(把)

2、而:
⑴挺剑而起(连词,表修饰)
⑵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⑶长跪而谢之(连词,表修饰)

3、之:
⑴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⑵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⑶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⑸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词,的)

4、者:
⑴以君为长者(……的人)
⑵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5、然:
⑴虽然(这样)
⑵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6、虽:
⑴虽千里不敢易也(假设连词,即使)
⑵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

7、于:
⑴受地于先王(从)
⑵仓鹰击于殿上(到)
⑶请广于君(给)

8、与:
⑴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⑵与臣而将四矣(加)

(三)《送东阳马生序》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4)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
(5)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指书 (走送之)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
(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四)《曹刿论战》

1. 其

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 (吾视其辙乱)
2. 以

凭借 (何以战) 

按照(必以信) 
3. 之

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1. 之:
⑴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⑵问之(代词,他)
⑶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⑸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⑹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⑺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⑻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⑼臣之妻私臣(的)
⑽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⑾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⑿数月之后(不译)
⒀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2. 于:
⑴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⑵能谤讥于市朝(在)
⑶皆以美于徐公(比)

(六)《陈涉世家》

1.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起辅助音节的作用)
二世*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令辱之(代词;他,指吴广)
陈胜佐之(代词;他,指吴广)
*之以应陈涉(代词;他们,指各县长史)
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它, 指起义的事)

2.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
*之以应陈涉(来)

3. 与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和……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4. 而
夺而*尉(表承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但)
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5. 其
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他,指扶苏)
卜者知其指意(代词;他,指吴广)
以激怒其众(代词;他们,指起义的人们)
皆刑其长史(代词;他们,指郡县里被秦压迫的人)

(七)《出师表》

1. 所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的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以所,用这些来)

2. 于
还于旧都(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苟全性命于乱世(在)

3. 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于)
受命以来。(表限定)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用)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 )(用来)

北定中原的北什么意思,北定中原的北的用法和意义(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