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在民间有清明扫墓和踏青的传统,也有不吃熟食的习俗,那么你知道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吗?我今天就跟大家讲述一下今天的故事。
相传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饥饿难耐,而身边的介子推为了不让他饿死,用刀割下自己的肉喂给他吃。
介子推救主的行为令重耳非常感动,在他安全回国之后,介子推不愿入朝做官,和母亲一起住到了绵山之上。
晋文公多次派人请介子推回朝,但是他都不肯下山。
就当晋文公无计可施之时,就有手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放火烧山,山都被烧了,他没地方住了,肯定就下山了。”
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真的派了一个擅长放火的人去这么做了。
结果大火把绵山都烧遍了,也没见到介子推下山,等过后去查看,才发现介子推和母亲已经被烧死了。
晋文公对此非常惭愧,于是规定这一天为寒食节,在这一天禁止食用任何的熟食,而且各家各户还要扫墓、祭奠先人,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这一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五,也就是公元前636年4月4日。第二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是一个踏青赏花、放风筝的节日。而第三天是“禁火节”,因为古时候人类对火有很高的崇拜,他们认为火里有温暖、有神灵、有希望、有光明,就是不觉得里面有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那个时候的人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把所有的火都熄灭,然后重新点燃意味着点燃的是新的火焰,象征的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一个操作在古时候被叫做改火。
后来大家就觉得,寒食节和禁火节,有太多重合的部分了,于是就是干脆合二为一,把“禁火节”提前到“寒食节”过了。
但时间久了人们还是觉得,“寒食节”和“清明节”挨在一起,过两个节日太麻烦,于是又把这两个合并了。
后来,“清明节”就成了集“踏青游玩”“寒食扫墓”“禁火”为一身的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