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守忠
梁实秋先生的读书札记《花中四君子》有一段关于“梅兰竹菊”的赞美之词:“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梅兰竹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堪比人中君子。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翠竹,此君非花非草,也非树木,是植物的“另一类”,其秉性独特,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据其生长特性,归纳说“竹本固”,即根茎稳固,坚韧不拔;“竹性直”,即秉性不屈,宁折不弯;“竹心空”,即虚心有节,虚怀若谷;“竹节贞”,即根茎坚韧,不媚不俗。总之,此君生在绿荫处,长在百鸟和鸣中,纳日月之精华,汲山川之灵秀,濡染着中华的精神情韵,如天然去雕饰的素装女子,也如浩浩然有着英雄气的伟岸男人。
你到过祖国的大西南吗?你见过那里的大竹林吗?可宽广哩,那粗壮圆实的翠竹,一棵紧挨着一棵,直冲云霄。可茂密哩,那一丛丛枝叶茂盛的翠竹,宛若巨大的绿伞,挡住了红日,也遮蔽了蓝天,任凭大风刮、暴雨打,毫不屈服。五百里竹海,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风声过处,竹枝飒飒,仿佛奔腾的波浪。大片大片的竹林,傍着绝壁,一片连着一片。走近看,一根根巨大笔直的竹子傲然屹立,那刚健、秀丽的姿态,使人见之便油然而生喜悦和敬慕之情。
翠竹,修长有节,亭亭玉立,不怕风霜雪雨,昂首挺立,且冬夏常青,绿意盎然。当瑟瑟秋风吹来的时候,它依然生机勃勃。当严酷的冬天到来的时候,翠竹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仍然清秀挺拔。怪不得人们把翠竹、青松与梅花称赞为“岁寒三友”,以用来比喻有气节的人。
由于竹子用来比喻有气节的君子,故而吸引了广大文人*客纷纷吟诗作画竞相赞咏,两千年而不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竹文化,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清代郑板桥的《竹石》诗,是以写竹为题的一首典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咬住了青山就绝不放松,立根在断裂的岩壁中。任凭东西南北风的无情吹打,竹子却依然坚挺屹立,永不屈服。
近现代有许多仁人志士和革命前辈,常以竹为题,借竹抒怀,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竹诗。例如,方志敏的《咏竹》:“雪压竹枝低,低下欲沾地。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充分表达了他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革命老人董必武也有一首这样的《咏竹诗》:“竹叶青青不肯黄,枝头楚楚而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雨。更有笋尖出土忙。”据说董老弥留之际,口中还嚅嚅这首诗。也许,董老此刻心有念想,希冀竹的君子风范传遍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