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是在长方形草皮上,各队通过集体配合,用带弯头的曲棍击硬球射门得分的对抗性小型球类运动。由于它一般在草地上进行,故又名“草地曲棍球”。
曲棍球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波斯,后传入希腊,19世纪下半叶,现代曲棍球始于英国,1861年,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成立。1875年,有了第一版的比赛规则。1908年,曲棍球运动正式列入第四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
曲棍球的最高组织机构为国际曲棍球联合会,1924年成立于法国巴黎,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后迁入瑞士洛桑。国内的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曲棍球协会。成立于1981年5月11日。
项目历史
- 据历史学家考证,约公元前2000年,波斯即有用棍击球的运动。后经希腊传入雅典,一座由泰米斯托柯斯(公元前514年-前449年)建造的建筑物墙壁上有6个青年参加类似曲棍球比赛的一幅浮雕,展示出双方队员在比赛中争球的情景,在埃及金字塔上,也雕有曲棍球运动的图像和痕迹。
- 中世纪时法兰西人称这种运动为“霍凯”(HOC-QUET),意为牧羊人所执曲棍,后传入英国遂称曲棍球(HOCKEY)。
- 19世纪下半叶,现代曲棍球几乎与现代足球同时起源于英国。
- 1861年,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成立。
- 1875年,第一个曲棍球协会在伦敦成立,制定了最新的比赛规则(当时规定在距最近的球门柱13.716米以外不得射门,因而划出了个射门半圆区)。
- 1883年,温布尔顿俱乐部成立,划出了比赛场地各区的界线,并开始使用线缠的球和白蜡球棍。
- 1886年,此项运动在英国被广泛推广并普及,使曲棍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并传入欧洲大陆,以后又被介绍到印度、巴基斯坦和英联邦各国。
- 1887年,女子曲棍球运动项目在英国伦敦开始设立。
- 1895年,英国首先举行了男子曲棍球比赛。
- 1901年,英国的阿鲁尔比把曲棍球介绍到美国,此后成为美国女子相当普及的户外运动项目。
- 1908年,曲棍球运动正式列入第四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
- 1924年,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在巴黎成立了,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为世界曲棍球的最高领导机构,会员协会有100多个。
- 1927年,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宣告成立。
- 1949年,举行了第一届女子草地曲棍球杯赛。由于种种原因,女子曲棍球联合会和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一直未能取得统一,两个组织各自举行世界冠军赛和其它国际比赛。国际奥委会为了使女子曲棍球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愿意协助双方建立统一组织,终于在1975年实现了这一目的。
- 1980年,女子曲棍球被列为第二十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首次比赛的冠军被津巴布韦夺得。女子比赛规则也经多次修改后,与男子比赛规则相同。
- 中国的曲棍球运动起步较晚,但是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进步较快。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2002年获得冠军杯冠军,第14届亚运会冠军,第10届世界杯第三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
- 2005年初,国际曲联迁入瑞士洛桑新建成的总部大楼。
硬件条件
场地
曲棍球场地为绿色的人造草场。长和宽分别为91.4米(100码)和55米(60码),按比赛场地示意图清楚地划线,以白色为宜。长边和宽边分别被称为边线和端线;每条端线的中间设有一个球门。场内主要标志线有:射门弧、22.9米线(25码线)、中线、点球点等。
球门
- 球门位于端线的中间。立柱和横梁为白色、长方形,宽51毫米。厚75毫米;两根球门立柱的内距为3.66米;球门立柱必须置于球门线外的标志线上,正面与球门线外沿相接;横梁固定于立柱上,距地面的内距为2.14米;立柱的高度不超过横梁;横梁的宽度不超过立柱;球门在横梁处的深度不得少于0.91米,在地面处的深度不得少于1.22米。
- 侧挡板置于地面上,与端线成直角,固定于立柱的背面,与后挡板的两端相接,厚度不超过立柱的宽度;内侧漆成深色。后挡板置于地面上,与侧挡板的两个后端相接;内侧漆成深色。挡网接在立柱和横梁的背面,与后挡板和侧挡板的背面相接,挂钩间隔不超过150毫米;挡网的安放必须保证球不会从挡网与立柱、横梁、侧挡板或后挡板之间漏出;挡网不宜过紧,以防球从挡网上弹回;网眼不大于45毫米。
标志旗杆
标志旗杆置于场地的各角;高1.20-1.50米;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如果是不能折断的,应置于弹簧座上;必须有标志旗,标志旗的长和宽不超过300毫米。
球
球应是坚硬的圆球体,比赛选用塑胶球,表面光滑,但允许有接缝或凹痕,颜色为白色或商定的其他颜色。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造草地球场的出现为防水而采用的。球的质量为156-163克,周长为22.4-23.5厘米。
球棍
球棍选用高强度工程塑料或木质材料制成。棍头部分比较坚硬,具有一定的弹性。球棍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凸面,规则规定只能用平面一侧接触球。球棍的质量不得超过737克,由队员自己选用,长度一般不超过1米;包括外表的缠裹物,球棍应能通过内径为5.10厘米的球棍检查环。
服装
上场队员不得穿有铁钉的鞋或佩戴对其他队员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必须戴护腿板。守门员应佩戴头盔、护脚、护腿、护身、护手以及保护上臂和肘部的护具。
守门员应在护身外穿着颜色有别于本队及对方队员的上装;除非在主罚点球(不是防守点球)时,否则必须佩戴保护性能良好的头盔;保护性能良好的头盔:规则委员会极力主张守门员佩带头盔,为整个面部提供固定的保护,并能遮盖整个头部。
下列护具只准守门员使用:护身、护腿、护脚、护手以及保护大腿、上臂和肘部的器具。
(1)护腿、护脚和护手:不得有坚硬的边缘或突出物。
(2)护腿:戴在守门员腿上时,最大宽度为300毫米。
(3)护手:正面朝上平放时,最大宽度为228毫米,从底部到顶端的最大长度为355毫米。不得有使守门员不握球棍时球棍仍能连在护手上的附加物。
(4)不得在允许的器具外穿戴附加的服装或器具,或穿戴使身体或保护区域人为增大的服装或器具。
比赛规则
比赛队
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同一时间内每队上场比赛的队员不多于11人。在整场比赛过程中,每队可替换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分四节进行,各15分钟,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之间各休息2分钟,第二、三节之间休息5分钟。第三节开始前交换开球权。
替换队员
除判罚短角球以外,任何时候均可替换队员。判罚短角球时。只允许守方替换受伤或被罚黄牌或红牌的守门员;同一时间内替换队员的人数没有限制,任何队员替换上场或被替换下场的次数也没有限制;同队的一名队员离开场地后,另一名队员方可进入场地;除替换守门员外,替换队员时不停止计时;受罚下场的队员在受罚期间不得由他人替换;受罚下场的队员在受罚结束后即可由他人替换,而不必首先返回场地;替换队员时,应在场地边靠近中线处或裁判员赛前规定的区域内进出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