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热力环流分析谷风的形成过程,总结大气热力环流过程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29 14:48:25

1.分析地理位置的优势或不足

(1)纬度位置影响,对气候和农业产生影响,如纬度跨度广,气候类型、农业类型多样;

(2)海陆位置影响:对降水产生影响;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内陆边境地区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运用热力环流分析谷风的形成过程,总结大气热力环流过程(1)

(3)相邻位置影响: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

(4)交通位置影响:分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对运输、商业、贸易产生影响,位于某交通要道(枢纽),沟通了哪里,是通往什么的必经之地(咽喉);

(5)政治位置影响:政治中心(行政中心)的战略意义、辐射带动作用;

(6)经济位置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分工与协作,吸引资金,产业转移等;

(7)板块位置影响: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

2.热力环流和谷风的形成过程

由于近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与下沉,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由于气压差的存在,就会有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最终形成热力环流。

谷风:

白天山坡增温快,暖空气膨胀上升,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的气流导致山坡与山谷近地面和高空出现气压差,从而在近地面形成由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即谷风。

运用热力环流分析谷风的形成过程,总结大气热力环流过程(2)

3.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

(2)大气环流(气压带、冬夏季风):受副热高压带控制,气温高;我国北方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气温低;

(3)风:无风,不利于散热;海风,气温较低;来自较低纬度的风,气温较高;

(4)天气情况(阴晴):白天阴天时气温不太高,晴天气温高;降水可以消暑;

(5)地形(地形本身、地形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地势高,气温低;冬季风迎风坡位置,冷空气堆积,气温低;冬季由于受秦岭、大巴山阻挡,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背风坡,气流下沉,出现焚风效应,气温高;奥伊米亚康处于盆地中,冬季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低温中心;

(6)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离大陆越近,气温越低;

(7)地面性质:植被、沙地、水域、冰雪;

(8)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9)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水库、围湖造田。

4.降水类型

对流雨

(1)成因:湿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2)降水特征:历时短,强度大,范围小;

(3)分布地区:赤道地区,夏季午后多对流雨。

地形雨

(1)成因: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形成降水;

(2)降水特征:降水多在半山腰,迎风坡降水多;

(3)分布地区:风从海洋吹来的高山地区。

锋面雨

(1)成因:暖湿空气沿锋面动力上升;

(2)降水特征: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

(3)分布地区:中纬地区,我国东部夏秋季节的降水。

台风雨

(1)成因:近地面低压,气流辐合上升形成降水;

(2)降水特征:强度大,狂风暴雨:

(3)分布地区:低纬大陆东部,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

运用热力环流分析谷风的形成过程,总结大气热力环流过程(3)

5.简述地壳中的变质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及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

(1)地壳中的变质岩经过地壳抬升;

(2)变质岩上方的岩层经过剥蚀作用而裸露;

(3)裸露的变质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判断方法:

(1)上覆为新,就沉积岩而言,形成越早,埋藏越深(岩层越老);越向表层形成越晚(岩层越新);

(2)侵人在后,侵入型的岩石一定形成其所侵人的岩层之后;

(3)地壳抬升有利于遭受侵蚀;地壳下沉有利于接受沉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