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适用哪种说明顺序,时间的脚印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29 18:46:03

时间的脚印适用哪种说明顺序,时间的脚印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1)

说明文文体知识简明梳理

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对象分:

(1)事物性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2)事理性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

2.按语言分:

(1)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如《恐龙无处不有》以大量的数据对说明对象做了客观的说明。

(2)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如《大自然的语言》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运用了拟人、谚语等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事理说明文

着重说明事理,分析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因其说明内容相对抽象,故而说明对象比较难以把握。如《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

2.事物说明文:

着重介绍事物,因其说明对象具有事物性特点,故而事物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容易把握。如《苏州园林》的标题正是它的说明对象。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列数字

(1)判断标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倍数。

(2)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举 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 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

2.举例子

(1)判断标志:比如、例如、譬如、据说。

(2)作 用:通过列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举 例: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中国石拱桥》)

3.作比较

(1)判断标志: 较……、比、相对于、与……不同、而、

(2)作 用: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举 例:水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4.打比方

(1)判断标志 像、仿佛、有如、犹如。

(2)作用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举例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

5.引资料

(1)判断标志:引名言诗文、新闻报道、轶闻趣事、神话传说等各类资料。

(2)作 用:

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举 例: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

6.下定义

(1)判断标志:这就是……、……是……、……叫……。(“是”字两边的话能互换)

(2)作 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3)举 例: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大自然的语言》)

:下定义要严密,必须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句子主宾颠倒过来也成立;作诠释不一定有事物的本质特征。

7.作诠释

(1)判断标志: 因为……、由于……、这是由……造成的。

(2)作 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

(3)举 例:《时间的脚印》中有关“化石”的解释。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1)用途: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历史发展、文字演变、 生物成长等。

(2)标志: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如年月、时代、朝代等。

(3)举例: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1)用途: 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

(2)标志:文中常会出现方位词

(3)举例:《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主体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其中“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三个词语将画面切分为三个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方位进行说明。

3.逻辑顺序

(1)用途:多用于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2)分类:

①从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桥》,先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开始,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优点(概括),然后再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进行解说(具体)。

②先总说后分说。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加以分说。

③从现象到本质。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④其他: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等。

: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见上面分析),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旅人桥(公元282年)、赵州桥(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公元1189到1192年间)、江东桥(800年前)、长虹大桥(1961年)、“双曲拱桥”。

五、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1.总分式

包括“总一分”式:如《苏州园林》;“总一分一总”式:如《中国石拱桥》;“分一总”式。 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一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从 物候现象到规律的认知过程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

3.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采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六、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作用

1.生动形象性

修辞方法 的使用

判断方法

举例

判断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手法,用“传语”“暗示” “唱歌”写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使用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的使用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2.准确严密性

修饰限制

性词语

表程度

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

“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但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差不多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推测

或估计

大概、大约、左右、也许、可能

“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x只是估计,而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表时间

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已经、渐渐

“当时”限定时间,只说明了xx在当时是×××,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频率

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

“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x×是一般情况,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表范围

全、都、大部分、大多数、大面积、少数

“大多数”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全部,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数量

之一、多、有余、很少

“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七、说明文考点举例简析指导

【考点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对题干中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判断,然后根据具体例子说明其作用。学会辨析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积累固定的答题模式。

【参考答案】

示例:举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作用: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方法指导】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范围;

(2)结合内容及说明方法所具有的特征,判断其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其作用。(若给出了说明方法,则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出该说明方法的作用)

【考点2 】 说明文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统编八上《中国石拱桥》“积累拓展”改编)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③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解题思路】

此类题需要解词+阐述+客套语,表现为:一要分析这些限定性词语的基本含义(解词)、二要结合语境分析这个词语在这个句中的作用(阐述)、三要带一句“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客套语)。

【参考答案】

①“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③数字具体,实事求是,该用“约”限制时,绝不“故作准确”;“几乎”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指导】

题型1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除。

(2)解释:分别解释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程度、性质、状态。

(3)比较: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比较这个词语删除前后的差别。

(4)总结: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答题规范:不能删除。原文“×××”的意思是……,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表达不准确/说法太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题型2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类题也是考说明文语言,需要分析加点词语是指代还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方法为解释词语的意思,分析该词是表修饰还是限定。如果是代词,则要联系上下文寻找其指代的内容。

(2)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可逆向思考,若去掉,句子意思与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

(3)最后,总结得出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积累拓展”)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参考答案】

这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方法指导】

(1)找出关键词语,解释词语的意思,看有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2)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一般都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事物的……特征。

(3)总结得出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考点3】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解题思路】

此题实际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阅读文章,勾画出关键句子,尤其关注开头段和其他段落的首句、尾句,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读全文把握“物候学”和“物候”的概念来理解概括。

【参考答案】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方法指导】

(1)看标题,抓说明对象的修饰语。

①标题中的修饰语往往暗示或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②有的标题用设问的形式;③有的标题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2)抓关键句和中心句。

①开头段或其他段落的首句或尾句,往往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②划分段落层次,抓中心句。注意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此外等。

注意:若题干要求给xx下一个定义,即要找出××这个说明对象的特征,用“……是……”的句式表达出来。

【考点4】说明顺序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解题思路】

阅读第7-10段,抓住段落的标志词可得出这4段依次写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从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看出是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排列,再由纬度、经度、高下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则是时间因素,得出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的条理。所以是符合人们正常思维逻辑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采用了逻辑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包括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

【方法指导】

说明顺序判断三法:

(1)弄清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的内涵及其特征,对照不同顺序的特点来判断顺序类型。

(2)抓标志词判断,如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说明的语段,常会出现表时间或空间方位的词,按逻辑顺序说明的语段经常会有“首先”“其次”“再次”等标志词。

(3)逐段概括内容要点,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一部分,归纳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再分析,很容易就知道文章的说明顺序了。

注意:有时候一篇说明文会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故辨识时,要以主要的说明顺序为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