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经济增加值(EVA)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注意:区别:
①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占用。
②需要根据资本市场的机会成本计算资本成本,以实现经济增加值与资本市场的衔接; 而剩余收益是根据投资要求的报酬率计算,该投资报酬率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做出不同选择,带有一定主观性。
注意:经济增加值的概念与剩余经营收益(的理念)相同,是剩余经营收益的计算方法之一,或者说是剩余收益的一种“版本”。
(一)基本的经济增加值
根据未经调整的经营利润和总资产计算的经济增加值。
基本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报表平均总资产
(二)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利用公开会计数据进行十几项标准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这种调整是根据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的数据进行的。
典型的调整包括:(选择题!)
①研究与开发费用;
②战略性投资;
③为建立品牌、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费用;把争取客户的营销费用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销
④折旧费用。
注意:上述调整,不仅涉及利润表而且还会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例如,将研发费用从当期费用中减除,必须相应增加投资资本。
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一)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是经核定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补充)
『提示』调整后资本
=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资本成本率
=债权资本成本率×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1-25%)+股权资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
(二)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1)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期间费用”项下的“研发费用”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
(2)对于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而影响当期损益的研发投入,可以按照 100%的比例,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时予以加回。
(3)对于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后,可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 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予以加回。
(4)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5)对从事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且纳入合并报表的企业,将负债中金融企业专用科目从资本占用中予以扣除。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纳入国资委核定主业范围的企业,可约定将相关带息负债从资本占用中予以扣除。
(6)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带息负债是指企业带息负债情况表中带息负债合计。
(7)企业经营业务主要在国(境)外的,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予以调整。
(三)差异化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1)
- 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 6.5%,
- 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 5.5%,
- 对公益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 4.5%。
- 对军工、电力、农业等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下浮0.5个百分点。
(2)债权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
利息支出总额是指带息负债情况表中“利息支出总额”,包括费用化利息和资本化利息。
(3)资产负债率高于上年且在 65%(含)至 70%的科研技术企业、70%(含)至 75%的工业企业或75%(含)至 80%的非工业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上浮0.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高于上年且在 70%(含) 以上的科研技术企业、75%(含)以上的工业企业或 80%(含)以上的非工业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四)其他重大调整事项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对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产生重大影响的,国资委酌情予以调整:(选择题)
(1)重大政策变化;
(2)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企业*、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
(4)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
三、经济增加值评价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2.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3.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4.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经济增加值还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二)缺点
1.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2.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4.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经济增加值存在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的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对于净收益应作哪些调整以及资本成本的确定等,尚存在许多争议。
四、其他内容
1.基本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报表平均总资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于“经营利润”和“总资产”是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它们歪曲了公司的真实业绩。不过,对于会计利润来说是个进步,因为它承认了股权资金的资本成本。
2.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是利用公开会计数据进行调整计算出来的。这种调整是根据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的数据进行的。
3.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不走摊销这种方式,而是通过减值测试的方式进行处理。商誉的减值属于“有证据证明它的价值的确下降了”,所以不做调整。
4.会计上大多使用直线法折旧,但是经济增加值要求对某些大量使用长期设备的公司,按照“沉淀资金折旧法”计提折旧,“沉淀资金折旧法”是指在前几年折旧较少,而后几年折旧较多的方法,其更接近经济现实。
5.经济增加值是从市场角度出发的,所以使用的加权平均资本的计算也是基于市场资本成本的。因此,在计算时使用的并非企业的必要报酬率,而是基于市场的资本成本。
6.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长期资产,不需要调整。
7.经济增加值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8.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部门税前经营利润和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净营业利润和税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9.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成本资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而计算剩余收益使用的是部门要求的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资本市场上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变动时,不需要调整部门要求的报酬率。
10.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财富最大化。
11.当税金与部门业绩无关时,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效果相同;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
黄色底色:背诵
红色字体:重点记忆
蓝色字体:公式
绿色底色: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