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任务是什么,心理学研究是什么有什么步骤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1 13:48:16

我是王聪坚持100天考研必过[比心]

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任务是什么,心理学研究是什么有什么步骤(1)

普通心理学总十二章,上节课我们已经全部总结完,最后做一个整体总结给大家

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任务是什么,心理学研究是什么有什么步骤(2)

普通心理学的根本任务:

正确描述和解释心理现象。揭示心理现象规律,预测和控制行为。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二、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作用: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

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维护人类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各种实践活动的效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

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心理测验法

(3)相关法

(4)实验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5)个案法

心理的生理机制:

神经元系统。神经元的构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构成外经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组成,中枢神经包括脊髓和脑(脑干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的一般概念: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登验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解释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人获得某一客观事物的整感知觉的关系: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和,而是按一定方式整合各种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经验来解释感觉提供的信息,形成知觉。

感知觉的区别

(1)感觉反映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 (2)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知觉纯属一种一种心理活动,感知觉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属不同阶段。

(3)感觉的产生主要依赖刺激物的物质属性和感觉器的生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刺激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和解释,还要受经验,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长性【形状恒长性、大小恒长性、明度恒长性、颜色恒长性】知觉恒长性收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即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向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知觉的种类:根据客观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深度知觉、大小觉和方位知觉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根据知觉起主导作用的器官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知觉和味知觉等。

意识的概念

(1)意识是一种觉知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无意识的概念: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三种: (1)无意识行为

(2)对刺激的无意识

(3)盲视

注意的种类:

(1)选择性注意

(2)持续性注意

(3)分配性注意。

好的分散:注意转移是有意识地进行;注意分散是无意识地进行。*都是从对一对象的注意转移到另一个。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紧张度

(2)对先后对象的兴趣

(3)先后注意对象的特点

(4)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不随意注意:无目的、无需意识努力。

随意注意原因:

(1)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对、突然的变随意

注意:有目的,条件:

(1)明确的任务目的变化。

(2)内部状态依靠间接兴趣支持

(3)良好的学些和工作习惯

(4)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用外部行动伴随智力行动

(5)较强的自制力,能抗干扰

(6)对嘈杂环境保持平静态度

关于梦的解释长期以来,对梦的功能的解释一直存在着分歧。

(1 )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R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2)生理学的观点。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

(3)有人认为梦相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2、所有人都做梦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梦的持续时间和你感觉的时间是一致的,身外之事能够成为梦的一部分,梦能预示未来吗?也许能,不过没有依据支持这一观点。

记忆的三个过程:

编码:是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己“的阶段。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等,以一定的形式保存在头脑中。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

记忆的种类:感觉记忆、短时己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大概存在0.2秒,最长不超过2秒,感觉记忆的特点是量大、时间短。并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短时记忆存在时间在一分钟之内,最长不超过一分钟,它的内容相当有限。大约在7 -2个组块,助59个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容量没有限制,非常大。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性获得的。

3、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回忆)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1)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的影响不同。

5、海马负责巩固记忆,在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中起重要作用,前额叶在情境记忆和、工作记忆空间记忆、时间顺序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6、注意分配的三个条件:

(1)对这几种事物的熟悉程度

(2)是否有某种联系

(3)两种或几种事物间差别大小

遗忘的原因:

对遗忘的原因,有各种看法,归纳起来有下述四种。

(1)、衰退说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所引起。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一些经验之所以不能回忆,是因为回忆它们时,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的情绪,于是拒绝它们进入意识,将其存储在无意识中,也就是说被无意识动机所压抑。4、提取失败 有的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5、促进、保持和减少遗忘的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a及时复习b反复c循环

(2)复习时避免前后材料的影响

(3)有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

(4)注意脑的健康和卫生: a刚识记后不宜从事复杂艰巨的脑力活动。 b.不适宜服用精神性药物

我是王聪关注我坚持100天考研必过[比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