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输电降低损耗最新技术,降低输电损耗是不断发展的吗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04 16:14:38

目前,国内外Al-Mg-Si合金导体材料产品主要采用连铸连轧设备进行批量生产,具体流程主要包括熔炼、精炼、浇注、轧制、拉拔、人工时效等。

图1为Al-Mg-Si合金导体材料不同形态的金相照片。经过轧制拉拔工艺后,导体材料的晶粒细化,内部缺陷增多,位错密度上升,空位浓度上升,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相比于铸态,轧制后合金晶粒尺寸明显减小,拉拔后试样纵截面上的晶粒成纤维状,有明显的取向关系。轧制工艺需严格控制轧制温度和速度,否则会严重影响轧制质量。轧制前对材料加热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降低变形抗力,还可以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性能,减轻或消除偏析现象。因此,若轧制温度过低,铝杆过硬,易出现轧裂;若轧制温度过高,使得铝杆粘在轧辊上,轧出的铝杆表面不光滑。同时,若扎制速度过大,易出现热脆现象;而轧制速度过低,则影响轧制的效果。拉拔是将铝杆经过多个模具,其截面积不断减小,长度不断增加的加工过程。要选择尽可能多的模具,减少每个道次铝杆的变形量,降低拉拔过程中导体材料断裂的发生。

人工时效会使得Al-Mg-Si合金中第二相析出。一方面,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溶质原子的固溶程度下降,固溶原子对电导率的影响下降。另一方面,第二相颗粒析出使得单相变多相,析出相对电导率的影响增大。由于固溶原子对电导率的影响远远大于析出相的影响,因此通过人工时效,可以有效地提高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另一方面,时效处理使得导体材料的位错密度降低,强度会有所变化。因此,根据服役条件的不同,需要综合调控Al-Mg-Si系导体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长距离输电降低损耗最新技术,降低输电损耗是不断发展的吗(5)

图1 Al-Mg-Si合金导体材金相图

试样1和试样2通过在Al-Mg-Si合金中添加微量B、RE控制杂质含量,通过熔炼、精炼、浇注、热轧后快速水淬、拔丝、时效等制备工艺,所制备出的Al-Mg-Si合金丝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提高了导电性能。

3 合金性能

长距离输电降低损耗最新技术,降低输电损耗是不断发展的吗(6)

Al-Mg-Si合金导体材料是利用合金元素的交互作用,优化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成分,结合热加工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调控导体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制备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导体材料。Al-Mg-Si合金导体材料在时效过程中会发生αsss→G.P.区→β"→β'→β的相变过程,其中,αsss为αAl过饱和固溶体;G.P.区为时效初期在铝基体中形成的溶质原子富集区,其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β"相和β'相属于亚稳析出相,β"相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β'相与基体保持半共格关系;β相为平衡析出相Mg2Si,其与基体呈非共格关系。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强度受到晶粒尺寸、固溶原子、位错密度、析出相尺寸和分布的综合影响。根据Mathiessen的理论,Al-Mg-Si合金的电阻率受固溶原子、析出相、位错、空位、晶界的影响。其中,固溶原子含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溶质原子含量越低,电导率越高。

表3为Al-Mg-Si合金导体材料的力学和导电性能。可以看出,专利报道和试验制备的Al-Mg-Si合金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性能指标全部达到了相关产品标准要求,且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利用该材料制备出的导线产品电导率高、输电损耗低,对于输电线路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表3 Al-Mg-Si合金导体材料性能

长距离输电降低损耗最新技术,降低输电损耗是不断发展的吗(7)

4 结语

长距离输电降低损耗最新技术,降低输电损耗是不断发展的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