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干什么,互联网金融好不好就业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04 19:08:04

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干什么,互联网金融好不好就业(1)

来源 | 数字化讲习所

作者 | 李蕙汝

互联网大厂进入金融领域具有流量优势,将互联网资源转化为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流量变现、斩获金融业务高利润的同时拓宽了业务发展渠道,帮助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2004年支付宝注册成立,2005年腾讯的财付通出世;2013年百度、京东开启金融业务;2020年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集团与京东旗下的京东科技集团曾启动上市。BATJ互联网流量巨头不断扩大金融版图的同时,美团、字节跳动等新兴互联网机构的金融业务布局也初见雏形。

我国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持证上岗”更可能掌握金融业务的主动权。各互联网大厂的与金融业务相关牌照信息也是管窥其金融业务布局的重要切入点。因此,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对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和美团等6家互联网公司的业务牌照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分析。

01 牌照收集动作放缓

阿里巴巴与腾讯地位依然稳固

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在金融业务相关的牌照中,截至2023年8月31日,阿里巴巴(蚂蚁集团)、腾讯、京东、百度以及美团、字节跳动共计突破107张牌照,无论是数量还是布局板块,阿里巴巴与腾讯仍遥遥领先,腾讯以量取胜,共计36张牌照,而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分布最广,几乎实现全场景覆盖。

相较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百度在BATJ中落于下风,牌照的收集进程已落后一定程度,近年来也并未进行新的重要领域牌照填补,但相比于互联网新兴公司,BATJ整体均处于领先地位。美团及字节跳动的牌照收集之路分别始于2016年及2018年,两者分别从第三方支付牌照、保险经纪牌照入手,完成了银行、证券重要领域的突破。

不难发现,金融业务牌照管理趋严的大环境下,近年这些互联网厂商的牌照收集动作有所放缓,大规模的成立及收购的发生数量降低。

2020年,京东入股朴道征信,拿到个人征信领域牌照。继百度之后,2021年阿里巴巴完成消费金融领域“零”的突破。2022年,腾讯入股三星财险,壮大财险牌照队伍。多家互联网大厂于2022年及2023年进行了多家小额贷款牌照的注销或增资。

021年及2022年,腾讯与阿里巴巴相继退出中金及邮储银行,而2023年阿里巴巴以0.28%的限售A股回归中金*之列,加之华泰证券的2.96%股份,在境内证券领域独占鳌头,而字节跳动于2022年完成了海豚股票和金美林的出售,完全剥离了其证券业务;在基金管理领域,除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弘基金,其他厂商尚未有新的进展。

02 BATJ共计95张牌照

阿里巴巴实现最全布局

阿里巴巴与腾讯入局最早,整体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8月31日,腾讯共斩获36张牌照,阿里巴巴拥有30张牌照,屈居第二,京东拥有18张百度有11张,BATJ的金融业务相关牌照已达95张,凭借先发优势积累颇多;美团及字节跳动发展迅速,均拥有6张牌照,在数量上旗鼓相当。

细看布局,在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统计的16个细分金融领域中,阿里巴巴均已集齐核心牌照,基本实现全面布局,百度于2018年率先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后,阿里巴巴随后于2021年成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持股50%,唯二拥有消费金融牌照;同时公司持有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1%的股份,独有基金管理牌照。

相较而言,腾讯缺少基金管理牌照和消费金融牌照,在14个业务板块中拥有金融牌照;京东发展迅速,布局12个业务板块,尚未夺取消费金融、公募投顾、基金管理及企业征信牌照。

对比ATJ,百度缺乏应用场景且战略迟缓,无论是牌照数量还是业务板块布局,公司均处于落后状态,除了消费金融牌照的优势外,在BATJ中成为在证券、保险及征信领域均未获得牌照的“孤家寡人”,共布局8个金融板块。

字节跳动持有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保险经纪及证券5种领域牌照。美团在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保险经纪、保险代理、银行及企业征信6个领域获得金融业务相关牌照。综合来看,这些互联网大厂均将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额贷款以及保险经纪牌照收至麾下。

图1:BATJ、TM金融布局梳理(不完全统计)

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干什么,互联网金融好不好就业(2)

数据来源: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03 细说金融领域

阿里与腾讯兵多将广

在银行领域,腾讯和阿里巴巴于2021年及2022年相继退出邮储银行,阿里与腾讯分别仍为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的最大*,持有民营银行牌照。百度则持有直销银行牌照,拥有百信银行26.03%股份,美团持股吉林亿联银行28.5%,均为第二大*。

京东在该领域相对落后,只有间接持股的两家银行,且持股份额较低。不限于内地市场,香港的虚拟银行是互联网大厂向外发展金融业务的渠道之一,其中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积极布局,阿里巴巴成立蚂蚁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腾讯旗下有富融银行有限公司,京东与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理慧银行(即Livi bank)。

针对证券牌照,腾讯和阿里巴巴于2021年及2022年相继退出中金公司,但2023年8月,阿里巴巴重新持有中金公司0.28%的限售A股。同时,阿里持有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2.96%。阿里,腾讯通过富途证券,可以参与港股、美股交易;百度缺席,京东及字节跳动拥有香港证券公司。

京东注册了京东证券有限公司,字节跳动2022年2月份将海豚股票APP出售给华林证券,11月其证券投顾牌照——金美林也完成了出售。字节旗下还有香港的恒星证券及松鼠证券,但其业务并未启动。

互联网大厂对保险牌照颇具热情。针对保险中介牌照,阿里巴巴与腾讯参股的保险中介机构分别达到6家及8家,百度、京东、美团也各自成立了自己的保险中介公司,字节跳动则通过收购拿下北京华夏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收获其第一张金融业务牌照。BATJ在手握多张保险中介牌照后,近年没有较大动作发生。

保险牌照的争取更具难度。2013年,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联手成立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拿到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现阿里持股10.37%,为第一大*,腾讯持股7.82%,排名第四。此外,阿里巴巴还持有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51%的股份,腾讯为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

针对寿险公司,阿里与天弘基金持有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股份共计70.74%,腾讯则通过子公司持股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5%。

只有阿里巴巴与腾讯集齐了保险经纪、保险代理及财险、寿险牌照,可谓资质最全。京东于2018年实现保险牌照的突破,出资4.83亿元,持股安联财险(现已更名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30%,成为第二*,收获一枚传统财险牌照。美团及字节跳动在该领域处于空白状态。

BATJ已齐聚基金代销市场,其中蚂蚁基金销售与腾安基金销售还取得了公募投顾资格,但在公募基金领域,阿里巴巴一骑绝尘,控股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管理上百只基金。

在征信领域,阿里的芝麻信用及腾讯征信均为获得我国第一张个人征信牌照的百行征信的发起人,各持股份8%,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全布局,暂时领先;京东于2020年入股朴道征信,拿到个人征信牌照;美团于2017年成立重庆两心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拿到企业征信牌照。

消费金融牌照的申请难度较大,监管审批较为谨慎。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统计的6家互联网厂商中,仅百度与阿里拿下消费金融牌照。2019年,百度率先通过注资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2021年,阿里巴巴成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受监管影响,相较于小贷牌照,消费金融牌照虽然申请难度高,但对互联网厂商的吸引力更甚。消费金融牌照不仅可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还可向同业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以及被批准办理信贷资产转让、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等业务。近年,字节跳动对消金牌照的渴望较为突出,曾与多家持牌机构进行过洽谈,也在考虑与银行共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2020年《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10亿元,跨省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公司注册资本不能低于50亿元,同时也对参股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做出了明确要求。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厂商对旗下小贷公司进行增资或者注销操作,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更名)于2023年7月注销小额贷款试点资格,原借呗、花呗业务融入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京东也于2022年相继注销了3家公司的小额贷款牌照;百度于2022年8月注销了上海满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除却阿里巴巴控股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余互联网大厂旗下的控股的小额贷款牌照均只有一块。

表1:BATJTM的金融业务牌照整理(部分)

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干什么,互联网金融好不好就业(3)

数据来源:企查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04 总结

纵观各互联网大厂的金融业务发展历程,大多率先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额贷款牌照及保险中介牌照以开荒,此后2015年至2020年的发展几乎奠定了各互联网流量巨头的金融业务布局。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几乎达到全布局,腾讯在重要领域尚有消费金融牌照、基金管理牌照的缺失。

无论是传统的互联网机构还是新兴互联网厂商,其金融业务发展均有相对领先的领域,但银行、证券、基金及消费金融牌照是普遍的“难点”,互联网厂商在这些领域有所涉足的数量较低。

近年互联网厂商的新金融业务相关牌照收集动作的活跃度于近年相对已有所降低,BATJ的先发优势依然明显,业务布局更为全面,其牌照数量可观,而字节跳动、美团的快速发展也对BATJ的市场格局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不可否认,互联网流量的涌入为金融业赋能,但同时需配合金融监管并做好风险管控。目前,互联网厂商金融业务牌照的相关消息接连不断。在金融业务的这盘棋局上,互联网流量巨头之间的博弈步法多变,未来谁又会率先破局,令人期待。

End.

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干什么,互联网金融好不好就业(4)

转载、合作、交流请留言,

数据与商业合作:13261990570(微信同号)

客服*lycj002

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干什么,互联网金融好不好就业(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