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折柳表达的是离愁惜别之情吗,古人用折柳表达的情感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07 13:15:08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古代折柳表达的是离愁惜别之情吗,古人用折柳表达的情感(1)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折柳寄情”再次惊艳了世界。“柳”谐音“留”,友人远行,折一根柳枝相送,流露出的是依依惜别,不舍好友的相思之情。早在汉代,我国就已形成了“折柳赠别”的风俗。长安城外的灞桥,人们送客至此,往往折柳赠别。“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具有插土即活,易生速长的特点。“折柳相送"还蕴藏另一层含义:期盼好友不管漂泊何方,都能像柳枝那样,迅速适应新的环境,随遇而安,枝繁叶茂。

古代折柳表达的是离愁惜别之情吗,古人用折柳表达的情感(2)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视觉中国 供图

中国人是那样地喜爱杨柳,很早就将其幻化为文学中的经典意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仅咏柳的诗就有400多首,算上其他朝代的“咏柳诗”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由江苏籍诗人创作或者创作于江苏的“咏柳诗”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杨柳”最早出现在诗歌中,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出征的将士借随风拂动的杨柳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汉代以后,诗人们渐渐习惯了用“杨柳”烘托离情别绪。六朝时,活跃在建康(南京)的诗人们有大量和杨柳相关的离别诗或思乡诗流传,如南朝萧齐虞羲的《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杨柳正依依。君去无消息,唯见黄鹤飞”;南朝萧齐萧子显的《燕歌行》:“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南朝萧梁萧纲的《折杨柳》:“杨柳乱成丝, 攀折上春时”等,都是借杨柳依依,抒发对远行的朋友或亲人的思念。

古代折柳表达的是离愁惜别之情吗,古人用折柳表达的情感(3)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视觉中国 供图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四次来到南京,每次离开时,南京的好友总会为他折柳相送,依依惜别。公元749年,李白在南京南郊的劳劳亭与朋友挥手作别之际,写下著名的送别诗《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平生喜交朋友的李白突发奇想,春风如果能感受人们的离别之苦,就不会去吹拂柳条催它们发青,这世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离别之苦了吧。劳劳亭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送别之亭”,原址虽已不可寻,但可以推想,亭子四周定是种满了供人攀折的杨柳。

古代折柳表达的是离愁惜别之情吗,古人用折柳表达的情感(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