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推导出的公式可以看出,在资产端收益率和负债端成本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伴随着规模和杠杆率的增加,其净息差指标也会自然的下降。这也很容易理解,在金融机构创立的当年,假设没有负债,所有的资产投放均来自于自有资金,则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净息差=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而伴随着规模和资产负债率的不断增加,净息差不断减少并向净利差滑落,所以净息差的数据逻辑一定是:净利差<净息差<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
在规模保持恒定的情况下,负债端成本率上升,如果净息差保持不变,第一表明净利差下降了,第二资产端的收益率也上升了但上升的幅度小于小于负债端成本率上升的幅度;在规模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如果净利差不变,只有负债端成本率增加的情况下(此时资产端收益率也会同步增加),净息差才有可能增加。
所以当一家金融企业规模增加的同时,净息差不下降甚至是上升的,则这家金融企业在利率管理上的水平堪称是优秀的。
净息差指标在考虑了规模因素的同时又融入了结构因素和市场因素,因此净息差指标往往比净利差具备更高的分析价值。
指标五:净资产收益率
现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为*创造价值是一个经济主体创立的首要目的,毫无疑问用来衡量*回报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成为了核心指标。在20世纪初,采用杜邦分析法来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就成为了广泛使用的方法。
在金融行业,这一分析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在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拆解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上述指标的计算公式相对比较简单,除了毛利率外,其他不再赘述。通过对指标的拆解,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是毛利率、业务支出及费用占收入比、拨备占收入比、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和生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这几个指标。
我们以毛利率为对象,来分析一下看看如何评价影响毛利率变动的因素。
结合金融企业的特性,我们将毛利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根据上述推导公式,在资产负债率恒定的情况下,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利率水平将直接影响毛利率的水平;如资产利率和负债利率同向同幅度变化,则毛利率保持不变;如负债利率的增速超过资产利率的增速时,毛利率减少,反之则毛利率增加。
在资产利率和负债利率保持不变或同向同幅度变化时,伴随规模的增长,资产负债率增加,则毛利率水平也将不断减少。所以与净息差一样的是,毛利率也存在确定的数据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