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怎么写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1 05:47:35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设计理念

估算就是估计数目,其策略就是凭借数感把握数的大致范围。人们对事物的处理,甚至判断一个决定的可行性,往往靠的就是估算。生活中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极多,估算也就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新课程理念,估算教学应力求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并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现,使学生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学会思考现实问题,养成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估算素材选取上,我选用学生最为熟悉的、现实的、感兴趣的例子,让学生产生一种估算的*;在估算的方式方法的形成上,使学生在通过思考、汇报、比较掌握一般方法的同时,能根据生活实际形成一些策略(如预测、调整、优化等);在知识层面上稍作延伸,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一个承接作用;在教育教学效果上,力求达到目标要求。

教材分析

教学口算乘法中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数、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到可以把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学生出游照片)

师:大家看这幅图片熟悉吗,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出示出游视频

师:这些人你们认识吗,他们在干什么?

师:同学们都喜欢去参观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参观科技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吸进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中,产生估算的需要。)

二、探究新知

(一)购票问题

师:首先我们来到航天馆,一起来看看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1、(多媒体出示)“每张门票8元,夏令营有29个同学去看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师:从题目里同学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夏令营有29个同学去参观,)

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带250元钱够吗?)

师:那么什么情况下就够什么情况下就不够呢?谁来说说

生:如果买门票的钱大于250就不够,如果小于250就够。如果等于250就刚刚好。

师:250元到底够不够呢?下面请同学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

生独立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29×8=232(元)答:250元是够的。(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可以估算。只算29×8大约等于240,240元小于250元所以是够的。(板书)。29×8≈240(元)答:250元是够的。

师:这两种方法,那种更好算,又能解决问题,

生:第二种。

师:对了,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了,所以就没有必要算出准确数。

(如果学生还是说不上来的话,老师适时点拨:像这样算够不够的问题时,我们只需要估算一下就行了,不需要算出准确的结果。也就是算一算29×8大约等于多少就可以了。)

2、培养估算的意识

师:咱班的同学都是爱思考的孩子,要解决250元够不够,同学们想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算出准确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另一种是只需算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就可以比较出结果了。

①29×8=

②29×8≈

师:请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到底那种方法更简便呢?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1: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只需把29看成30,再乘8,就能很快算出大约需要多少个座位?而第一种要笔算出结果,太麻烦了。

生2: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因为这里不需要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利用平时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结果,再比较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同学们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吗?老师真崇拜你们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估一估够不够的情景,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乘法估算的问题。(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师小结:在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们该怎样估最简便呢?生:把两位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设计理念:《课标》第一学段估算意识培养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方法的学习如果脱离实际,忽视过程,为传授知识而讲解,就如同纸上谈兵,从而造成学生的不适应。本环节教学例2时,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建立模型,明确要算带250元钱够吗?让学生自主选择使用精确计算还是估算,意在领悟估算来自于生活的需要。)

三、练习巩固

1、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

2、三年一班有38名同学要去植物园,每人需要5元的门票,刘老师带了210元钱,够吗?

3、为下列算式选择正确的结果

(1)7×32=()

A.194

B.288

C.224

(2)

39×8=()

A.332

B.312

C.212

(3)44×9=()

A.396

B.446

C.354

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绕地球5周12个小时够吗?

四、拓展练习

4、老师买帐篷遇到的问题。

5、生活中的估算。

(设计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拓展知识,提高估算能力)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生活中很多问题,用估算方法解决更加简便,但学会了估算就不再需要准确计算了呢?不是的精确笔算同样重要,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29×8≈240(元)

29×8<240,240<25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反思如下:

1.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也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有部分孩子还是先算后估、不能正确选择估算方法的现象。例如估算“29×8”他先把结果计算出来,得到232,然后和250比较。这样实际上是对估算的意义不理解。在解决购物问题时,有的孩子估算后说够,有的孩子通过计算知道不够。于是我对学生们适时引导:实际的结果与我们估算出的结果有时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像这类购物的估算问题应该往大的方面去估算,这样我们购物时才不会出现钱不够的情况。

2.但大部分孩子还是做得不错,能找到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进行估算,也让他们分享了估算方法与技巧。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是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需要多体验生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要不失时机的让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的习惯,明白估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有用之处,让他们主动积极的进行估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