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出现扫盲什么意思,电脑出现电脑标志什么意思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17 20:04:06

(上下层协议的格式及包含关系)

◇网络分层的参考模型


  上述所说的“分层 & 协议栈”只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思路。具体要分几层?每一层要干啥事儿?这些都是很有讲究滴!网络技术发展了几十年,已经有很多牛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案,称之为“网络分层的参考模型”(为了打字省力,以下简称“模型”)。
  在各种模型中,名气最大的当然是“OSI 模型”(洋文称作“OSI model”)。在后续的章节中,俺会以这个模型为主体,进行介绍。
  除了“OSI 模型”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模型是“TCP/IP 模型”(因为互联网很成功,它才跟着出名)。
  对“TCP/IP 模型”的分层,不同的文章或书籍,说法不太一样(“3层、4层、5层”皆有),这就引发了一些争议。包括几位热心读者也在博客留言,表达不同意见。为了避免一家之言,贴出维基百科的“这个链接”,其中给出了几种比较有名的说法。
  另外,俺想提醒一下:
  由于本文是基于【OSI 模型】进行展开。对于 TCP/IP 模型到底算几层,这方面的争论【不】影响本文后续的内容。



★OSI 概述



◇OSI 的历史


  “OSI”的全称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先说说它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国际电信联盟”(ITU)想对各国的电信系统(电话/电报)建立标准化的规格;与此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想要建立某种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公司制造的大型主机可以相互联网。
  后来,这两个国际组织意识到:“电信系统互联”与“电脑主机互联”的性质差不多。于是 ISO 与 ITU 就决定合作,两家一起干。这2个组织的2套班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搞,搞来搞去,搞了很多年,一直到1984年才终于正式发布 OSI 标准。


◇OSI 标准的两个组成部分


  严格来讲,OSI 包括两大部分——
其一,抽象的概念模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OSI model】;
其二,针对这个概念模型的具体实现(具体的通讯协议),洋文叫做【OSI protocols】。

  (前面说了)OSI 是由 ISO & ITU 联手搞出来滴。这两个国际组织里面的人,要么是来自各国的电信部门,要么是来自各国的高校学者。总而言之,既有严重的官僚风气,又有明显的学究风气。(正是因为这两种风气叠加,所以搞了很多年,才搞出 OSI)
  OSI 的协议实现(OSI protocols),不客气地说,就是一堆垃圾——据说把 OSI protocols 所有的协议文档,全部打印成 A4 纸,摞起来得有一米多高!是不是很吓人?协议搞得如此复杂,严重违背了 IT 设计领域的KISS 原则。
  由于 OSI protocols 实在太复杂,后来基本没人用。但 OSI model 反而广为流传,并且成为“网络分层模型”中名气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个。
  因此,本文后续章节中,凡是提到 OSI,指的是【OSI model】。


◇OSI 模型的7层


  OSI 模型总共分7层,示意图参见如下表格:

层次

中文名

洋文名

第7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第6层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第5层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第4层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第3层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第2层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第1层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注:为了打字省力,在后续章节把“数据链路层”直接称为“链路层”)
  考虑到本文是针对一般性读者的【扫盲教程】,俺重点聊第1~4层。搞明白这几个层次之后,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很多概念,也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很多信息安全的概念。
  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 OSI 的文章,可惜大部分写得粗糙——很多文章只是在照抄定义。
  俺曾经写过一篇《学习技术的三部曲:WHAT、HOW、WHY》,其中提到【理解技术】的不同层次。要想更好地理解 OSI 模型,你得搞明白:为啥需要引入某某层?(请注意:这是一个 WHY 型的问题)
  接下来在讨论 OSI 的每个层次时,俺都会专门写一个小节,谈该层次的【必要性】。搞明白【必要性】,你就知道为啥要引入这个层次。



★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的必要性


  通俗地说:直接与物理介质打交道的层次,就是物理层。这一层的必要性比较明显。
  因为所有的通讯,归根结底都要依赖于【物理介质】。与物理介质打交道,需要牵涉到很多与【物理学】相关的东东。比如:“无线电通讯”需要关心“频率/波长”;电缆通讯需要跟“电压”打交道;“光纤通讯”需要关心“玻璃的折射率&光线的入射角” ......
  “物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屏蔽这些细节,使得“物理层”之上的层次不用再去操心物理学。


◇物理信道的类型


  何为“物理信道”,在本文开篇的“基本概念”已经提到了。
  对于“物理信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如下三大类:
1. 有线信道(比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等)
2. 无线信道(比如:微波通讯、电台广播、卫星通讯、等等)
3. 存储信道

  “存储信道”比较少见,很多人没听说过,稍微解释一下。
  假设你要把一大坨信息传送给另一个人,除了用“有线 or 无线”这两种通讯方式,还可以把信息先保存到某种【存储介质】(比如硬盘),然后再把存储介质用某种方式(比如快递)转交给对方。这就是所谓的“存储信道”。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俺在很多篇关于“学习&心理学”的博文中提到过【信噪比】这个概念。其实这个概念是从通讯领域借用的术语。
  对于“物理信道”,总是会存在某些环境干扰,称之为“噪声”(Noise)。“信道传输的有用信息”与“无用的干扰噪声”,这两者的比值就是“信噪比”。
  “信噪比”单位是【分贝】。“分贝”洋文叫做“decibel”(简写为 dB)。“deci”表示“十进制”;“bel”是为了纪念大名鼎鼎的贝尔(电话它爹)。


◇带宽的限制因素


  “物理信道”要依赖于物理传输介质。不管使用何种物理介质,都要受限于某些基本的物理学定律(比如“光速上限”)。另外,不管何种物理介质,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环境干扰(噪声)。这两个因素导致了:任何“物理信道”的最大传输率总是有限滴。
  由于物理层是最底下的一层,物理层之上的其它层次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物理信道】。因此,其它层次建立的“逻辑信道”,其带宽只会比“物理信道”的最大带宽更小。换句话说:“物理信道”的带宽上限也就是整个协议栈的带宽上限。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一般来说,凡是能实现【长距离】通讯的“物理信道”,都有相当的经济成本。比如铺设“光纤、同轴电缆”都要花钱。无线电通讯虽然免去了铺设线路的成本,但需要竞标购买频段。因此,物理信道非常强调“多路复用”。
  所谓的“多路复用”,通俗地说就是:尽可能地共享物理信道,不要浪费了。
  “多路复用”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原理也不同。为了展示各种不同的原理,俺拿【无线通信】来说事儿。
  无线通信领域的“多路复用”,【至少】有如下几种:

  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这个最简单,就是根据频率拆分。不同的线路占用不同的频段,互不干扰。(电台广播用的就是这个思路)
  但这个思路的缺点很明显——
其一,要依赖足够宽的频段(频段是稀缺资源);
其二,不同线路的流量可能会动态变化。如果某个线路空闲,其占用的频段就浪费了。
  (注:光纤通讯中有个“波分多路复用/WDM”,本质上就是 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这种思路只用一个很窄的频段。为了在同一个频道发送多个信道,采用【分时机制】,把时间切割成很小的时间片,每个线路占用一个时间片。周而往复。
  这个思路有点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每隔一段时间,其中一条路可以通行。
  这个思路的优点是:可以只使用一个很窄的频段。缺点是:线路越多,每条线路等待越久;即使某个线路空闲,依然会占用时间片(浪费了资源)。

  码分多路复用/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这种思路采用某种【编码】的技巧,使得多个端点可以在同一个时间点使用同一频段发送数据;由于他们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不会相互干扰。
  一般来说,CDM 要依赖于“扩频技术”(spread spectrum),需占用一个比较宽的频道范围。这算是缺点。但其优点很明显——
其一,可以支持 N 个线路(N 动态变化);
其二,即使任何一个线路的流量动态变化,也不会浪费物理信道的资源。
  显然,这种思路明显优于 FDM & TDM。如今在移动通讯领域大名鼎鼎的 CDMA(码分多址),采用的就是这个思路。



★物理层:具体实例



◇物理层的【协议】


  物理层的协议主要有如下:
USB 协议
蓝牙协议的一部分
IEEE 802.11的一部分(Wi-Fi)
IEEE 802.16(WiMAX)
IEEE 1394(火线接口)
RS-232 协议(串行接口/串口)
......
(考虑到篇幅)俺不可能具体细聊这些协议,只是贴出每个的维基百科链接,感兴趣的同学自己点进去看。


◇物理层的【协议实现】


  对于电脑主机(含移动设备),“网卡硬件”包含了物理层的协议实现(参见如下示意图)
  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的【1层】网络设备,也提供物理层的功能(参见下一个小节)。

电脑出现扫盲什么意思,电脑出现电脑标志什么意思(5)

◇物理层相关的【网络设备】


  调制解调器(modem)
  通俗地说,“调制解调器”就是用来翻译“数字信号 & 模拟信号”。
  在发送信息时,modem 把电脑要发送的“字节流”(数字信号)翻译成“模拟信号”,然后通过物理介质发送出去;当它从物理介质收到“模拟信号”,再翻译成“数字信号”,传回给电脑。
  早期的拨号上网,modem 面对的物理介质是“固话线路”;如今家庭宽带普及,光纤入户,modem 面对的物理介质是“光纤线路”。


电脑出现扫盲什么意思,电脑出现电脑标志什么意思(6)

  中继器(repeater)
  信号在物理介质中传输,会出现【衰减】(不论是“有线 or 无线”都有可能衰减)。“中继器”的作用是【信号增益】,使得信号能传得更远。
  另外,比如“微波通讯”是直线传播,而地球表面有弧度,还有地形的起伏。所以每隔一定距离要建“微波塔”。这玩意儿也相当于“中继器”。

电脑出现扫盲什么意思,电脑出现电脑标志什么意思(7)


  集线器(hub)
  可以把“集线器”视作更牛逼的“中继器”——“中继器”只有两个口(只能连接两个通讯端点),而“集线器”有多个口(同时连接多个通讯端点)。
  通常所说的“集线器”是指“以太网集线器”。这种设备如今已经逐步淘汰,很少见到了。

电脑出现扫盲什么意思,电脑出现电脑标志什么意思(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