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在讨论,说汉字是为了交流用的,那为什么一开始是繁体字而不是简体字,如果是简体字不是更方便吗?
首先要说,所谓“繁体字”和“简体字”,是现代的说法,古代没有此说。
古代不是没有“简体字”,从“隶变”开始,汉字已经基本脱离了小篆尚且存在的“笔意”和“笔势”,逐渐向“符号”的方向发展了。
隶变之后的“简体字”,一是按照“草书”将原来笔画比较复杂的字“简化”;二是以简易的“俗体字”代替原来的“正字”。
(篆体到隶书的偏旁变化)
比如,“愛”字,在隋唐的时候,写为“爱”就很普遍了,唐太宗李世民即这样写。这是“草书”发展而来的第一类。
还比如,“聖”字,至少在宋元时期,就有了“圣”这个“俗体”了,其实“圣”原来是一个另有音义的字。这是第二类。
现在的“简化字”,绝大多数可以在魏晋以来的史籍中找到渊薮。
而这种“简化”,是在汉字的实际应用中,遵循了“易写”“易识”“易记”原则形成的。
为何“繁体字”在前而“简体字”在后呢?
这就要从汉字的产生说起。
包括汉字在内的所有文字的产生,都基于早期的人类有了使用文字来记录越来越多信息的客观需要。
以色列牛人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称此为“信息过载”。
他说,人来大脑并不是个很好的储存设备——第一,大脑的容量有限,不是所有的事情脑子里都装得下、记得住。第二,人总难免一死,人一死大脑中储存的信息也就消失了。第三,人脑经过演化,只习惯储存特定类型的信息,比如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动植物、地形和社会信息,其他的就很难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