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也是唯一一个还在大规模通用的象形文字。这当然是因为祖先的伟大创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文字系统的传承自然有着优越的一面。千百年后的我们依旧能够无障碍的学习当年古人的文化,体会他们的心境。
然而,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汉字还是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可以说,汉字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繁互补是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
今天我们知道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它的笔画最为简单,但总量过少,因此到了商周时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许多字来,秦的小篆比六国文字繁复,而之后的隶变更是比今天的简化字更为彻底,也开创了汉字与偏旁形体不一的先河。
但是,至少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因为繁体字被简体字取代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事实上,舍弃繁体字一直是知识分子们嘲讽的重点。他们认为:繁体字才是中国文字在进化过程中自然演变出来的。而简体字则是无理由的简化,很多不同的字被合并,有些代表不同含义的字也被粗暴的合并在了一起。这样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损失了文化的底蕴。
然而,作为一种工具,汉字不仅仅是在传承文化,它还承担着沟通,记录的作用。
事实上,古代社会中,汉字是一种统治阶级的特权。想要读书识字是需要付出功夫和时间的,作为劳苦大众,农民很少有识字的,甚至,有很多工匠和士兵都是目不识丁的。文字在这个时候是士大夫阶层用来教化百姓的工具。识文断字,在当时就意味着高人一等。
但很显然,“孔乙己“这一类人所显摆的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对于社会进步并没有积极作用。最多只能让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臭显摆而已。
而进入近代以后,国运衰落,为了振兴中华我们就不能放任这种现象。汉字必须要规范化,而且,要尽可能让更加多的人学习。为了这个需要,简体字当然远比繁体字更加适用。繁体字复杂,且同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所以,非常不利于推广。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写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第38页)。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范围内的汉字的简化运动从民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民国政府效率不足,并且,他们的政策并不能传达到各地,即使传达到各地政府,政府依旧没有能力执行。所以,现在台湾人所鼓吹的“中华正朔”从根本上来说只能体现民国政府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