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李阎鑫
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阳监管分局把“非现场监管 精准执法”作为提升监管效能、优化执法方式的措施,建立了“1 1 N”分析例会制度,这是该分局打造的非现场监管与精准执法平台,是该分局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又一个创新举措。
推创新,提高非现场监管实践与方法。第一个“1”即统筹辖内银行保险业分析,第二个“1”即确定一个牵头部门,“N”即分科室开展专题分析。立足辖内银行保险业经营和风险情况,将整体分析、专题调研、成果转化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围绕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调研为方法,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特点和优势,深入被监管机构基层了解现状、掌握实情,通过问卷调查、体验式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开展调研攻关,注重全面收集数据信息,加强对数据的横向、纵向分析比较,密切关注异动变化情况,有效揭示、监测和掌握风险变化趋势,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通过调研走访、舆情、消保等渠道全面掌握实时情况,及时监测和发现风险苗头,提高对风险的敏感度。分析例会创新分析演示方式,以“脱稿讲解-互动交流-领导点评”的形式将枯燥乏味的内容生动有趣的展示出来,打造非现场分析特色品牌,该例会一方面着眼于干部职业发展,按照“常”“专”“青”教育培训思路,加强各层次的业务学习、思路拓展,持续增强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和组织性,打造具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的干部队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另一方面,该例会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库作用,注重资源整合协同,着力强化干部的实践锻炼和培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施“老带新、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搭建学习平台和实践课堂,着眼思想引导,强化能力塑造。
优手段,科技赋能非现场监管智能化。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各监管干部充分发挥EAST智能实验室职能,建立提交建议-讨论反馈-实施建模-实际检验-优化模型-成熟入库的闭环流程,并积极与工商、税务、海关、人行征信、司法以及其他地市局沟通协作,强化内外联动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对非现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构建“实时数据获取一日常风险监测-风险概率计算-风险事件预测-发展规划制定”的事前、正向型模式,深化风险防控和穿透监管。在非现场指标分析上,形成“常规指标 特色指标”的工作框架,在对银行方向分析中,紧盯银行机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普惠金融、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盈利性等六大类监管指标;针对保险机构资金运用、负债质量、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流动性等四大方面14项核心指标开展分析,同时为了弥补传统指标前瞻性精准性不足、与新业务新情况不够契合等问题,充分利用现有1104系统、客户风险系统等各类监管系统数据以及外部数据,探索开发了一些新的监测性指标。
谋发展,应势而动转变非现场监管理念。自该工作机制建立以来,该分局共组织开展了5次专场分析,27名年轻干部参与,形成调研报告4篇,推动分局整体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的提升,并促使分局非现场监管理念实现了三大转变。由事后控制向事前预警转变。随着分析例会的常态化开展,各监管科逐渐前移非现场监管关口,把紧*、高管准入关,强化*资质、入股资金来源等方面考核,对于利用关联交易、借道附属机构从事内幕交易进行不当利益输送、监管套利等现象,在监管评级中从严从重扣分。对法人机构全面开展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真正实现从报告情况到监管引领的转变。由单一监管向穿透式并行监管转变。伴随着分析例会逐步深入机构业务各个方面,非现场监管需关注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多种业务交叉下的业务链监管,落实穿透式管理,严格审查资金流向。各监管科室能够共享数据,实现不同系统数据全校验和资管产品底层资产穿透,避免资金空转、套利,提高业务管理透明度。由无差别监管向差异化监管转变。结合机构发展特点设定非现场监管重点,以差异化监管助推机构差异化发展。例如结合农信机构经营及风险特点,按“比例和固定金额孰高”原则制定差异化大额风险暴露监管标准。同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部分农信机构实行下调监管标准、修改个别风险资产权重等差异化要求,为农信机构赋能地方实体经济“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