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牧云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消费者苦无故扣款久矣!为特约商户扣款的支付企业自然也成了投诉的靶子。
近日,多位用户在网络投诉平台上称被通联支付的商户“小通商城”无故扣款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户并未与小通商城签署相关扣款协议。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裁判文书了解到,2019年央行上海分行已经查明通联支付存在未对特约商户经营情况进行有效核实等问题。那么,通联支付如今是否已经进行整改,上述用户为何会被“小通商城”无故扣款?《中国经营报》记者向通联支付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识别义务落实不到位
投诉人孔先生称账户被通联支付以专业服务、理财产品的名义,为小通商城和上海某租赁公司扣款。根据其提供的截图显示,先后共被扣款6次,总计4200元。
而后在孔先生与通联支付客服的询问中,客服称资金并非划向上述两家商户,而是划到了助贷公司珠海万卡消金科技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并未承认对孔先生的银行卡资金进行划扣,且孔先生也并未在该公司进行贷款。
无独有偶,另一用户也被小通商城一次性扣款502元,最后用户通过与扣款时间吻合的短信通知查找到资金是划转到另一家助贷公司。目前,在2020年1月发起的,针对通联支付小通商城扣费的集体投诉已经有289件联名投诉。
在所有的投诉下方,通联支付的回应仅称,建议用户关注“通联支付”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咨询,并提供确切的交易信息以便定位商户。
记者了解到,此前曾有用户联系通联支付客服,客服回应称一般代收代扣会显示小通商城的名字。对此,记者也向通联支付进行核实,但并未获得回复。
类似通联的做法,将代扣商户起名“小通商城”而造成用户的混乱,是否合理合规?对此,支付行业资深人士金之聿告诉记者,根据央行对代收业务的规定,对付款人首笔代付必须明确收款人名称等,但是无规定需要明示哪家代收机构。“小通商城”可能是大商户模式,交易信息存在不尽真实的风险。
其进一步表示,在一般业务规范检查中,代收机构应当按规定对收款人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小通商城”和真实收款人之间存在差别,一定程度上可以认定代收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上存在问题。
此外,通联支付明确商户身份的扣款业务中,也存在无故扣款的情况。不少用户投诉称,其下载了助贷APP“金涨花”,注册并绑定银行卡后发现自己并不能申请借款便卸载了APP。然后第二天却被扣除了“金涨花”会员费297元。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支付机构对商户的行为实际上很难监控,但通常与助贷平台的合作都十分谨慎,特别是助贷平台如果出现套路贷等违规行为,对合作的支付通道也有品牌商的影响。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近期发布的一则裁定书(2020)沪74行终10号显示,通联支付确有对商户审核不严的情况。
文书显示,有举报人于2019年8月5日向央行上海分行举报,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通联支付为名为“河南钰鑫珑”现货平台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未履行反洗钱义务职责。
而后,央行上海分行查明,通联支付确实存在未对特约商户经营情况进行有效核实、风控措施未落实到位、特约商户收单银行结算账户设置不规范的问题,违反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目前通联支付是否有所整改?对此通联支付并未回应。
风控系统存疑
记者还发现,通联支付拥有较为庞大的金融版图,旗下有上海嘉定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华小贷”)、上海通华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通华财富(上海)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等。
其中,通华小贷运营的APP“小通生活”,其中提供贷款、助贷、信用检测服务。然而,记者使用多人的真实信息通过APP申请贷款,都提示二要素认证失败(身份证号与姓名不匹配)。同时,用户申请贷款的同时还能勾选保险服务,具体为各家保险公司的交通意外险或短期重大疫病保险产品。
在2019年,银保监会已经陆续向各地银保监局、财险机构下发整顿通知,其中提到意外险市场整顿工作将要集中整治意外险强制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不合规情况。
尽管小通生活并未强制搭售保险,但其将贷款业务与保险服务捆绑希望达成怎样的效果,与保险公司如何进行合作? 同时,通华小贷的风控系统是否出现了漏洞,对基本的二要素判断为何出现错误?对一系列问题,记者暂未收到回复。
与此同时,通联支付在近日发布招聘信息,在教育政企方面寻找项目经理,进行相关场景和创新的产品应用及市场推广。而就在2019年12月,通联支付曾因分拆交易办理超过单笔交易限额的留学费用支付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处罚。
分拆交易办理超过单笔交易限额的隐患是什么?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告诉记者,在第三方跨境支付服务的过程中,为了反洗钱的需求有最高额度的限制,故在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会对一笔大额资金进行分拆,但这一行为仍然形成违规。
对此,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告诉记者,外汇管理局明确规定,不得以虚构交易、分拆等方式逃避监管,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的单笔交易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等值5万美元。支付机构应按规定向注册地分局提供业务子项的单笔交易金额限额及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外汇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
黄大智认为,第三方支付对留学支付场景是十分青睐的。首先,跨境支付业务的费率较高;其次,留学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场景,除了固定的学费支付,还包括了日常的生活费用支付等;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对出国留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未来的市场空间还将扩大。
因此,在这样一个优质场景中,竞争的激烈也可想而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持跨境外汇支付牌照的支付公司大约有30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中主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有布局海外留学的支付业务,留学场景在跨境支付各个场景中的业务规模大约可以在排在第二或者第三名。而通联支付在目前合规与风控等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如何突围?记者将做进一步的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