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如何,信用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8 23:38:40

一、在经济生活中信用是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

1、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合法的权益,每个交易者都需要同其它的交易者来往。信用不仅涉及到目前的交易,也必然涉及未来的、今后的交易。信用扩大了经济生活的范围,并使交易能够持续的进行下去。

2、在经济生活中,交易者遵守信用,既是对交易对方的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也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对信用的破坏,固然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实质上也使自己受到损失。所以西方有句谚语就说“你骗了所有的人,结果发现,你被所有的人骗了”。你好像是占便宜了,骗了很多人,结果最后知道,你骗别人,别人也骗你,以为骗了所有人,结果被所有人骗。

3、信用代表着一种信任,一种承诺,这种信任与承诺,可能是以合同的形式出现的,也有可能建立在道义或习惯的基础之上。所以信用不仅体现在合同中,同时也是对道义或习惯的一种遵守。

二、信用体系瓦解将使经济遭受巨大损害

假定信用丧失了,信用体系瓦解了,那对经济会造成多大损失呢?

1、一般来说,交易大体上分为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实物交易,以货易货;另一种形式是货币交易,通过货币为中介;第三种形式是信用交易。信用交易,信用经济,信用原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在信用交易时代显得更重要,更突出了。假定信用体系瓦解,信用经济是没法再继续下去的。那么信用体系瓦解,不仅是现代信用体制无法继续,即使过去曾经占主要地位的实物交易、货币交易也同样要受到很大的损害。在实物交换中,假定以货易货的双方,其中有一方经营假冒伪劣商品,那实物交易无法继续进行。假定是货币交易中,不仅有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有假冒伪劣的货币,伪造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交易也将停顿下来。

2、为什么交易方式的演变从实物交易过渡到货币交易,最后过渡到信用经济时代?主要是这种演进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怎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假定信用体系崩溃,就会使整个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包括什么内容呢?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大体包括以下这几个内容:一、进行交易本身的费用,二、订立合同的费用、三、不履行合同而引起的种种费用,如打官司、调解、索赔,这些都包含在交易成本之中。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经济的运转就加快;交易成本如果增大的话,对整个的经济没有好处,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我们可以说信用经济之所以后来优于货币交易,货币交易之所以后来优于实物交易,都是因为是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只要信用体系瓦解,对经济的巨大损失首先在于增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效率。而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是资源的巨大的浪费。

3、信用体系瓦解使经济受到巨大损失,更重要的使交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此引起交易者的信心的失去。信心是最重要的。假定信用体系瓦解了,投资者投资就没有了信心。投资者的钱能收回吗?我订的合同能有效吗?我的产品能销掉吗?信心的丧失,投资量就一定下降。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也是要坚定自己信心的。就是我出了这个钱我就应该买到和这个钱相称的货物。对于现在的消费人来说,都不是按最优原则进行的。最优原则是传统经济学的概念,就是我一旦购买的话,买到的产品就应该是最好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你掌握不了那么多信息。以女同志来说,你想买一个沙巾,你想买一个最好的沙巾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因为你不知道有多少厂家出产沙巾,多少商店在卖这个沙巾?每个商店的质量,价钱,你不可能一一知道。假定你全都知道的话,时间就会很久,而且花的费用,收集信息的成本过大。所以现在不是最优原则,用的标准是较小遗憾原则。买一个东西之后,我的遗憾比较小就行了,下次碰到好的如果需要再买。假如信用体系瓦解,消费都是最大遗憾。什么叫最大遗憾?就是买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不行的。那消费者就要考虑,犹豫甚至于取消购买。因为很多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很多商品都是可买可不买的。你可以回去看看,每家的箱子里都是新衣服,他为什么不穿还要买呢?他不买也可以,把箱子里的衣服拿来穿一样的吗?一个投资的减少,一个消费的减少,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会很大。关键就在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没有得到保护,信心的失去将会使经济受到严重损害。

三、信用体系的瓦解还将会给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我们知道社会生活是一个大领域,交易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经济生活中还有其他大部分领域是非交易领域。在非交易领域中,信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人与人交往,比如社会上的各种社交活动,还有其它各种各样关系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则来运行的。一旦丧失信用,这些运行规则也就失去作用。非交易领域需要政府调节,政府调节也是规定一个大的框架。所有这些交易行为,非交易行为都不会超越政府规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界线。交易行为、交易活动是靠市场规则调节,非交易领域靠的是道德原则。道德原则是相互遵守的诺言和习惯,一旦信用体系瓦解,大量非交易的行为运行规则找不到,后果可想而知。

2、信用体系一旦瓦解,一小部分人可能暂时会得到好处,假如得不到制裁,包括法规的制裁和舆论的谴责,就可能对其它人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这样就会使更多的人想方设法从信用体系的崩溃和瓦解当中得到好处。这样的结果就会使重大的规则失去作用,这个原则就是自律原则。不但交易活动,而且非交易活动都要自律。国家公务员要自律,企业、个人也要自律。假若自律没有了,那对整个经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3、道德的败坏是从虚伪开始的,一开始表现为说假话,卖假东西,不讲信用,欺骗。这种虚伪可能是自觉的,因为他会得到好处;也可能是被迫的,就是别人虚伪我才虚伪,别人制假我才制假。无论是自觉还是被迫,都能看到这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严重损害,社会秩序将会紊乱。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定社会道德退化到每个人都不得不靠欺骗、虚伪,以求得自保,在这种风气下,可能会使整个社会道德沦丧,这一代的行为将影响到下一代,下一代再影响下一代,那整个国家立足的根本都没有了。

四、从互助和互惠的角度看,信用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

1、信用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要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体现着一种互助和互惠的关系。人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有一种彼此确认的信用关系,首先体现的是互助。一开始我把钱借给你,实际上我的钱多,你的钱少,我的钱没地方用,你需要钱。最早存在是一种互助关系,而且互助是能够带来互惠的。最早的信用关系,实际带来的互助互惠,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就是我并不要求你报答,但是我愿意把钱借给你,也可以在心理上或者感情上得到满足。如果假定信用关系不能建立的话,整个社会互助互惠的关系也就没有了。 在这里互助互惠实际上跟互相信任是一致的。任何一个活动,假设不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那么信任关系不能实现,而整个经济的紊乱也不可避免。

2、信用关系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是同人们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不断需要互助,并进而达到互惠是分不开的。而信用关系之所以能确立与发展,自信与互信是前提。自信,体现为自己相信能履行信用,遵守信用。互信就是我相信你能够履行当初的诺言,能够履行当初的合同。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某一个群体上生活,每个人都属于某一个群体。因此,他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群体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市场,一个社会。在经济学中研究的一个难题是公平问题,公平问题是几百年的研究中最没法解决的问题。经济学中曾经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公平就是平均分配。这话不完全对,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平均分配不是公平的,但在特定情况下,平均分配是公平。比如说一个城市严重缺水,必须定量供应。不管你有钱没钱,每人每天早上一脸盆水,这就是公平。假如遇到洪水了,遇到地震,或被困到孤岛上,空投面包下来,不管你力气大、力气小,一人一块,这就叫公平。在特定情况下,平均分配就是公平。第二种解释,机会均等是公平。就是大家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出发点是公平的,差别在于结果。但这种解释有他的局限性。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参照的出发点本身就不公平。第三种解释,收入的合理差距是公平,但这种解释难就难在合理两个字怎么解释。现在有一种解释就是公平来自认同,让某个群体认同才能达到公平。例如一个家庭三个孩子,因为家里的条件所限,一个只上到中学;第二个孩子条件好一点了,上到了大学;到第三个孩子时,家里条件更好了,上到了研究生。假如这三个孩子对父母的处境认同的话,他们都认为这是公平的,那就是公平。认同感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信用体系瓦解以后,大家都求自保,不相信别人,更谈不上什么认同感,这个对经济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社会发展也将停滞。

3、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社会上如果没有信用关系,或信用体系解体了,那么,每个人都将成为孤立的一分子,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有交往。哪怕是退回到物质交换的时代,由于缺乏信任,互不相信,物质交换也难以持续地、正常地进行下去。甚至可以说,互信、互助、互惠都消失了,社会也就停滞了。

五、从效率的双重基础看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

1、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效率的道德基础。有多少先进的设备,多少熟练劳动力,构成了效率的物质基础。但要注意仅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哪里来?超常规效率来自道德基础。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效率,我们需要有超常规效率,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才能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所以说效率的道德基础非常重要,两个基础不可缺少。举个例子说:一个移民社会,为什么能够效率这么高?它有互信关系在里头。今天广州福建一带住了好多客家人,他们的祖先在哪?在今天河南一带,是历朝战乱时期迁到那里去的,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迁到那里去的。在南方之地扎下根来,走向全世界。他们有互信的关系,互信的关系是效率的道德基础,这样才能发展起来。

2、信用的体系的瓦解,使得效率失去了道德基础。当人们互不信任时,哪有什么凝聚力呢?哪里会有同命运的感觉呢?信用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既然已不存在了,互不信任的人们将形成一种内耗,力量相互抵消。

3、所以我们说假定信用体系破坏,超常规效率不可能体现出来,也使常规效率受影响。

六、重建信用体系必将大大促进社会的发展

重建信用体系将使交易活动正常化,由于交易活动的正常化,使得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这是我们整个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重建信用体系要使违背信用原则的人受到抵制、制裁、得不到好处,这样使经济能够法制化,规范化,至少使交易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重建信用体系使人们在投资和消费中有信心。投资者和消费者有信心,经济就能从不良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今天我们需要大量投资,但现在只靠政府投资来带动,民间的投资是不足的。民间投资顾虑之一就是没有信用体系,民营投资不敢进来。这样一旦信心开始恢复,投资将会增长。消费者建立信心了,那可买可不买的就买了,这一字之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是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中国在世界上能够有立足之地。你可以想一下,广东福建人能够出去下南洋,他什么优势都没有,唯一的是发挥了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了自己的积极苦干精神,他们才能在那里创业。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家,1979年刚开始的时候也什么都没有,他就是靠自己身上的资源。人力资源能够正常发挥,依赖互信、互助、互惠,慢慢的就有了事业基础和财富。中国加入WTO优势何在?中国人向来是勤劳苦*,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条件是一定要重建信用体系。

最后应当指出,如果政策多变,说变就变;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不依照法律办事,不遵守信用,随意撕毁合同;如果政府的采购行为、抽税行为、配额都是黑箱操作,那就加剧了信用体系的瓦解。现在看诚信日,讲信用,不仅个人、企业,政府和他的公务员也同样需要如此,只有这样我们的信用体系才能顺利建立。

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必将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