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少量咯血有时仅表现为痰中带血,易与上呼吸道出血、呕血混淆。考虑咯血患者多为急性起病,就医时需争分夺秒进行诊疗,现总结咯血病因、鉴别诊断等内容,以供临床参考。
病因与发生机制引起咯血的原因较多,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咯血可表现为小量咯血或痰中带血、大量咯血、粉红色泡沫样痰和黏稠暗红色血痰,详情见表1。
表1 咯血病因与常见疾病、发生机制
诊断1 病史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对于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病史询问的相关内容
2 咯血量
咯血量的标准尚无明确界定,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 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 ml为中等量咯血,500 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 ml为大量咯血。
3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详情见表3。
表3 咯血相关的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1 上呼吸道出血
上呼吸道出血常见于鼻出血、口腔出血等,鼻出血常见于鼻中隔前下方、鼻腔后部等,尤其是出血较多时,血液向后流至咽喉处,患者自觉异物感,引起咳嗽将血液排出,易与咯血混淆。医生应首先检查患者上述部位有无破溃、出血灶,以排除上呼吸道出血的情况。
2 呕血
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多见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呕血与咯血的鉴别要点见表4。
表4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止血、病因治疗、预防咯血引起的窒息及失血性休克等。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采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吸氧。
2 药物治疗
经一般治疗无缓解者可使用可待因镇咳,地西泮镇静。
使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巴曲酶等药物止血。止血药物的应用应注意个体化,特别是注意患者的咯血发生机制及并发症。
3 其他治疗
应根据引起咯血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包括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经支气管镜治疗、手术治疗等。若咯血过多,必要时考虑输血治疗。
参考文献
[1]谢磊,吕铁伟.儿童血管相关性咯血影响咯血量及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23,41(1):42-47.
[2]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咯血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咯血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9(1):1-11.
[3]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大咯血诊疗规范[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2(1):1-8.
文、排版丨冯熙雯
编校丨王申冲
审核丨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