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佑人生什么时候停办,金佑人生20年后怎么返还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30 00:06:38

可以说,彼此之间几乎一字不差,是完全相同的保障。

如果保险公司还想在条款上做文章,硬要抠字眼。

那代价可能有点大,

同行会首先跳出来,抓住这个漏洞一顿踩,在各大媒体上大肆传播,给他扒的底裤都不剩;

其次,闹上法庭,司法也会给出保护,

健康保险险管理办法23条规定

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

这个条例要求对于疾病的定义,要符合主流的医学诊断和手术标准。

翻了很多司法案例,公子也发现司法也确实是这么判决的,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所患的疾病,或者治疗手段与保险条款有些许出入导致拒赔的案例,司法判决赔付了。

有一份法律文书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设置的目的在于为病情严重、花费巨大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解决经济困难,不至于因患重疾长期住院治疗或花费巨大而导致被保险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这是保险的初衷,

所以当保险的定义实现不了这个初衷的时候,司法会出来保护弱势的老百姓的。

最近重疾又出了新定义,

不仅如此,由于医疗技术在飞速发展,人均寿命也在提高,

监管部门这次把“五年修订一次的意见”也一并写入规范中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符合当下疾病定义以及治疗方案的,保险公司就必须赔。

3、保险宽进严出,总是拒赔?

前面也给出数据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十分的高,所以总是拒赔数据上是不成立的。

但为什么总是有一种保险公司总是拒赔的感觉呢?

因为现在保险行业虽然拒赔比例极低,但毕竟基数大,

稍有风吹草动,比如哪家哪家又拒赔了,都会被媒体拿出来炒作一番。

根据江苏保监会的一份资料显示,

52%的拒赔是因为被保险人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27%属于条款约定的除外责任

虽然大部分的拒赔案件都是有理有据,

要么就是没有如实告知,要么就是属于免责条款。

但总有消费者总能想到新奇的思路怪一下保险公司,

“为什么买保险的时候什么都不查,到理赔的时候恨不得翻到祖上三代病史”

公子卡去年到这种言论也哭笑不得,

这就好比一个大男人硬闯女厕被抓了还要怪保安没拦着。

如果每个人都要靠别人监督才能诚信,那社会不是乱了套了。

而且保险公司也可以在每个人买保险的时候都做一番背景调查,

问题是这么做成本太高了,

把这些不诚信的人带来的成本算进保费里,

先不说这些隐瞒告知的人自己可能第一个就不同意保费上涨,

就是对那些诚实回答健康告知的人都十分不公平。

当然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故意隐瞒健康告知的,可能是忘了或者其他的,

对于这部分人,

也不必感到委屈,因为司法上还有一个条款叫“两年不可抗辩”。

啥意思呢,

就是只要你的保单超过两年,保险公司又拿不出证据证明消费者是有意隐瞒告知的(实际上“故意/过失未如实告知”对保险公司来说,非常难举证),就必须赔

关于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可以说十分护着消费者了。

4、小保险公司都是骗子?

直接先说结论:买保险只看产品,不需要看保险公司!

不管你是互联网保司,大公司小公司,五百强还是央企,

都只是头衔,对消费者来说,丝毫没有影响。

就好比银行,

工商银行是国企,光大银行是民营,

假设光大银行存钱利率更高,你会觉得它是骗子吗?

为什么不会觉得它是骗子?

因为国家对银行监管非常严格。

银行的监管部门叫啥,叫“银保监会”,

他们同时还监管保险,

不然你猜这个“银”指的是哪个“银”,“保”又指的是哪个“保”呢?

国家尚且对银行和保险一视同仁

像一些保险公司比如人保跟四大行是平起平坐,都是副部级央企,

怎么大家的看法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呢。

为啥就不能用看待“小”银行的眼光去看待一下“小”保险公司。

别看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名不见经传,

这就像所谓的“小”银行一样,背后都是大资本,

比如工银安盛,听过没?

人家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和法国安盛的合资,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

比如瑞泰人寿,听过没?

人家是中国国电集团和英国耆卫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成立于南非,业务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而且,现在互联网保险可以说是大趋势,

各家保险公司基本都在开拓线上业务,

不仅如此,阿里、腾讯、京东等巨头都在互联网保险里挤破头想分一杯羹,

你还说互联网保险是骗子,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5、买了保险却没保障?

其实所谓的买保险没保障,八成是你买错了。

据统计,国内80%的保费都投到了储蓄型保险上

这意味着人均保障严重不足,不足到什么程度呢?

公子找到了2018年某寿险公司的省分公司理赔年报:

金佑人生什么时候停办,金佑人生20年后怎么返还(17)

排名第一的金佑人生赔付2个亿,总额看起来很高,

但是分摊到7659件的话,每份保险平均只能赔2.65万!

3万不到!这个能有什么作用?

这买的是保险,还是心理安慰?

弘康人寿的总经理曾说,国内人身险保费中85-90%来源于储蓄型产品(含各种年金险、返还险),而非保障险,

究其原因,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人痴迷于用保险理财

但其实在保险体系中,保障是绝对优先于理财的。

先买保障型保险,再买理财型保险

因为人,才是稳定的收入、投资收益的来源和意义。

当遭遇疾病和风险点的时候,面对巨额的花费和损失,理财做得再好,也只能忍痛割肉;

在抗风险上,再优秀的理财也不及一份保障型保险杠杆高,来得顶用。

所以,理财型的保险不该成为大家配置的主流保险。

6、保险很贵,不如存钱?

首先,保险很贵真的是大家的偏见,

我不否认有价格很贵的保险,

现在纯保障的保险产品,价格便宜的非常多

而且保险没有什么“一分价格一分货”之说,

相反,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所以,买保险,相同的保障买最便宜的即可。

意外险一年几十上百块,

百万医疗险一年几百块,

最贵的重疾险和寿险,每年两三千元也有解决方案。

所以,保险并不是什么奢侈品

另外,储蓄和保险其实是两个金融工具,没有直接的可比性。

适当的储蓄是个好习惯,

大部分人可能都要靠储蓄去买房买车,

并且,当有了一定积蓄,在外部冲击来临之时,也不至于现金流断裂,

这些外部冲击可以是失业,离职,或者其他。

但是,当面临重大风险,比如重大疾病、重大事故等等…

储蓄是完全不够的

事实上,很多人存了一辈子钱,可能不够或者刚好能抵御一次重大风险。

这时候保险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杠杆

相当于花少量的钱把重大的风险都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这就好比,

如果你没买保险,10年的存款可能是60万,

如果买了50万的重疾险,10年的存款是55万,外加50万的只能重疾才能用的特定存款。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保险也要买,但是可以买定投余

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买终身保障的钱拿去买定期保障,省下的钱搞投资理财,

进而弥补合同期满保障的不足,也就是老年时期的保障。

说实话我不反对投资理财能力强的这么做,

但是这个投资理财能力要多强,不妨跟我一起算一笔账:

以【30岁的老王、50万保额,缴费至70岁】,瑞泰瑞盈(附加轻症)分别保至70岁和保终身为例。

保到70岁,每年3300元;

保到终身,每年5360;

每年保费差:5360-3300=2060元.

30岁投保,到70岁保障结束。40年时间需要达到50万收益,我们看一下它的IRR需要达到多少。

金佑人生什么时候停办,金佑人生20年后怎么返还(18)

(40年每年定投2060元,到70岁收益达到50万)

最后算下来的IRR是7.48%,才能40年达到50万的收益。

也就是说,30岁的人,每年存2000块去理财,存40年,每年的复利要达到7.48%,才能到70岁保险保障期结束,存够50万。

7.48%的复利,要能持续40年!

坦白讲,这个收益连很多的基金经理都达不到,更别说我们普通老百姓了。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年如果不差这2000块钱,就不如直接保终身了。

所以我一直建议,

让储蓄是储蓄,投资是投资,保障回归保障,

要规划好自己的资产配置,不要只取其一。

金佑人生什么时候停办,金佑人生20年后怎么返还(19)

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到底应该怎么配置保险合适呢?

70%以上的普通家庭需配齐这四大险种:

1、重疾险

所谓重疾险,保的是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等。

人这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近72%,

一旦身患重疾,不仅治疗需要费用,而且可能几年无法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

重疾险属于给付型

一旦某些疾病达到理赔标准,会把钱一次性给你,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险公司会把50万的保额直接打到账上。

这笔钱,不管是用来治疗疾病,还是康复护理,还是用来还得病期间的房贷、车贷,都可以。

重疾险买的就是保额,

重疾险保额=3-5年的家庭支出 康复、护理费用≈50万

如果有更足的预算,可以考虑更高的保额或是更全的责任。

如果预算不足,同样也可以通过减责任或缩短保障期限解决。

具体重疾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

2、百万医疗险

“每天不到1块钱,最高能报销几百万。”

百万医疗险最近这些年可太火了。

可以说是最为实用的保险,人人都该买上一份。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制,花多少报销多少。

无论是因为生大病还是意外事故,需要住院了。

除去社保报销,除去一万块左右的免赔额,剩下的住院、手术、护理、药费、各种检查费、住院前后门急诊等等费用,保险公司能报销其中的绝大部分。

最高能报销几百万,而保费每年却只要几百块。

买百万医疗险,重点要看续保条件,

在目前的续保条件中,建议:

20年保证续保(可调价)>6年保证续保>无保证续保约定。

此外,百万医疗险的四大责任最好都要有: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

具体百万医疗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

3、意外险

顾名思义,意外险保的是意外。

所谓意外,一定要满足: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客观事件这几个条件。

比如猝死按理来说是不赔的,因为猝死是疾病,不是外来的,是由于自身身体机能变化造成,属于内因。(当然,因为因猝死不赔造成的影响太不好,现在很多意外险也有猝死责任了。)

比如中暑不赔,中暑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是可避免的,不是突发的。

比如自残自*不赔,这属于本意的。

那意外险赔什么呢?

大到交通事故、台风地震、溺水触电;

小到跌打损伤,猫抓狗咬、割伤烫伤。

这些都在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内。

意外险的保险责任通常包括三项: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意外医疗

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的保额,直接赔给一笔钱;

意外伤残,指因为意外残疾了,通常来说,保险公司按照保额乘以伤残等级,赔付一笔钱;一级伤残最严重,赔付保额的100%,二级伤残赔90%,三级伤残赔80%,依次类推,直到十级伤残,赔付10%。

意外医疗,指因为意外伤害产品的医疗费,保险公司进行报销。

切忌买长期意外险。

一年期的意外险,续保容易,保费便宜且稳定,50万保额不超过200块;

而长期意外险通常比一年期意外险贵几倍甚至几十倍。

具体意外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

4、定期寿险

寿险,保险责任非常简单,

在保障期间内,身故或全残才会赔

一个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下,这时候要是不在了,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而且把债务都留给了家庭。

寿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寿险为的是哪怕有一天人没了,也能把未来该赚的钱留下来,作为遗产为家庭继续做贡献。

寿险可分为三类:一年期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一年期寿险,长期来看保费太贵,而且续保没保障;

终身寿险一般是有钱人家庭作为财富传承用的;

对于95%以上的家庭来说,最适合买的是定期寿险

所谓定寿,就是在保障期限内身故,就会获得一笔赔付,这里的身故包括疾病、意外、自然身故,甚至投保两年后自*也能获得赔付。

定寿的保障期限一般30年或者到70岁即可。

等到老了,孩子长大了,身上担子就轻了很多,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不是自己了,就没什么必要买寿险了。

至于保额,重点考虑自己不在了会为家庭带来多少损失。

一般来说,

定期寿险保额=家中贷款(房贷、车贷) 抚养子女所需的钱 赡养父母所需的钱

在一个家庭中,收入一般来自于夫妻双方,需要给收入高的一方较高的保额,100万以上,给另一方再配置几十万保额即可。

具体定期寿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

电影《哪吒》中的申公豹说,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移山的尚有前人,我辈也需要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真心希望大家抛除成见,理性看待保险,

以上。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保险退保指南:
  • 保险套路揭秘:
  • 写在最后:关注【肆大财子】,私信领取以下免费福利

    1.想给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私信我“配置”,或者下方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是不是买贵了还是买坑了?又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私信我“保单”,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