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简答】
(1)环境。环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环境变化往往是导致企业进行变革决策的一
个最直接的原因。
(2)组织的历史。组织过去活动的特点、过去决策的依据以及过去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组织今天的选择。
(3)决策者的特点。决策者的个人特点对组织未来行动方案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组织文化。决策通常会带来变革,人们对待组织变化或变革的态度,在根本上取决于组织文化的特点。
二、 简述决策的功能及任务。【简答】
(1)决策的功能:
①从组织层面看,决策能够为组织确立明确的方向。
②从个体层面看,决策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决策的任务:
①从外部环境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②从组织内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
三、 简述决策与计划的关系。【简答】
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四、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简答】
群体决策的优点:
(1)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
(2)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3)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4)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5)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群体决策的缺点:
(1)速度、效率可能低下。
(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
五、 简述决策的特征。【简答】
(1)目标性。任何决策都包含着目标的确定。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期望获得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目标的先进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先进程度。
(2)可行性。决策方案需要与组织的能力和资源相吻合,与组织的环境状况相适应。
(3)动态性。从权变理论角度看,组织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中,决策者应密切监视并研究外部环境及其变化,从中发现问题或找到机会,及时调整组织的活动,以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4)整体性。整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决策涉及组织全体成员,决策方向和具体方案实施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的责任;二是决策内容要兼顾组织各个方面,确保组织各部门和单位彼此在工作上的均衡与协调。
(5)创造性。任何决策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通常包括四个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阶段:一是无意识审视;二是直觉;三是洞察力;四是验证。
六、 什么是决策,简述对决策含义的理解?【简答】
有学者认为,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
决第的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的核心是选择;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都离不开决策,对于决策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狭义的决策是一种行为,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做出选择。广义的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
总之,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七、 决策的要素
决策要素可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主要包括:
1.决策主体,这是决策构成的核心要素,可以是单个决策者,也可以是多个决策者组成的群体。
2.决策制度,决策制度包括决策过程中人员的安排,如职务和职位等。
3.决策方案,决策方案指可供决策主体选择的行动方案。
4.组织目标,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为决策提供方向。
5.不确定性情境,是指决策中虽然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但却不能直接由决策主体控制的部分。
八、 决策的原则与依据
决策遵猬的是满意原则,面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
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但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原因有:
1.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
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订数量有限的方案。
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决策的依据,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所以我们说,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九、 决策的过程
决策过程通常包括识别问题,诊断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备选方案,评价、选择方案以及实施和监督六个阶段的工作。
十、 决策的准则
(一)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的准则
1.重要性原则
组织资源和决策者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决策者不可能对组织中每天出现的所有问题同时进行决策,组织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同时解决所有问题。重要性原则的体现之一就是靠近问题,即在尽可能地靠近问题产生或机会出现的地方进行决策,将会更容易、更便捷地获取真实信息,快速地做出并实施决策。
2.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首先要求提供准确的信息。此外,准确性原则还要求运用精确的工具和方法去衡量决策的实施结果,以保证准确的控制。
3.灵活性原则
在复杂的环境中,决策要能适应组织调整或外部变化,即具备灵活性。
(二)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选择准则
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的选择有四个基本准则:一是乐观准则;二是悲观准则;三是等概率准则;四是最小后悔准则。